漢語是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作為第一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中凝聚着幾千年的思想和文化,是傳統精神最為凝練的形式,可以說是漢民族精神曆史的“活化石”。
漢語曆史悠久,有着幾千年的演變和傳承,那麼,世界上還有哪些古老語言像漢語一樣,仍然被使用着呢?
阿拉伯語,是阿拉伯民族的語言,也是阿拉伯國家的官方語言,屬于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主要通行于西亞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中國部分回族、東鄉族等民族的穆斯林也會說阿拉伯語,以阿拉伯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超過兩億人。
阿拉伯語還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語言,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就是用阿拉伯語書寫并傳播的。阿拉伯語還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
阿拉伯語是世界上最古老而且流傳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它源自一種古老語言——閃米特語。5世紀前後,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形成了統一的阿拉伯語文學語言;7世紀,随着伊斯蘭教的傳播和阿拉伯帝國的興起與擴張,這種語言很快成為跨越亞非歐廣大地區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各民族的通用語。
阿拉伯帝國衰亡後,阿拉伯語的使用地區大大縮小,但它對亞、非、歐許多地區産生過巨大影響。波斯語、烏爾都語以及中國的維吾爾語等在當今仍然使用阿拉伯語字母體系。西歐的語言中至今也仍有許多阿拉伯語詞彙。
中世紀的數百年期間,阿拉伯語曾是整個文明世界學術文化所使用的語言之一。哲學、醫學、曆史、宗教、天文、地理等領域的很多著作是用阿拉伯語寫成的,比其他語言所占比重大。這些足以說明阿拉伯語對人類文明産生的影響和貢獻。
希伯來語(Hebrew)是猶太民族創造出來,并最早使用的語言,曆來被視為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由該語言發展而成的文字稱為希伯來文。
希伯來語屬閃—含語系,和腓尼基語及摩押語關系極為密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其文字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前後。希伯來語曾一度通行于上古時期的迦南地區,為當時生活在那裡的其他民族所使用。
希伯來語曾經構成了猶太人文化和文明的内核,猶太人的很多律法典籍都是用希伯來語記錄傳誦的。猶太人當然認識到了語言消失的嚴重後果,因為随着語言的消失,一個民族的身份認同将不複存在。因此随着1948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立即恢複了希伯來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地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以色列已經建立起了200多家希伯來語出版社,講希伯來語的人口達到了700萬。
梵語是公元前二千紀中葉雅利安人從西北進入印度時帶入的,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為印歐語言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入印後千餘年間雅利安人所使用的,學術界以經典之名名之,稱吠陀梵語。作為印度文化淵源的聖典“吠陀本集”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吠陀梵語後經發展,成為古典梵語。兩者在詞彙和語法上,皆有相當區别。大量宗教、哲學、文學、科學、政治、律法和藝術作品都用古典梵語寫成。
梵語原文Samskrita,意為“整理好的”,引申而有“完美”、“文雅”之意,好像是人工組成的語言,僅作誦經、念咒或作書面創作之用。但也有人認為它曾經是活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不過,無論如何,作為口頭語言,它在公元前數百年就已停止使用,當是事實。
然而,作為宗教語言和哲學、科學、文學等的創作語言,梵語卻一直使用到上個世紀。其備受尊敬的崇高地位,則至今亦不稍變。如今,梵語是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語言之一,但不再是日常交流語言,掌握人數不超萬人。
操希臘語族語言的人口大約有1200萬,基本上分布在希臘和塞浦路斯,150萬人在美國,34.4萬人在前蘇聯。這個語族隻包括一種語言,即希臘語及其方言。最早的文獻材料是用一種叫邁錫尼希臘語的古代方言寫成的,時間約在公元前1400年。
現代希臘語受到土耳其語和意大利語的很大影響,在詞彙和語法上都已經和古典希臘語(古雅典語)有了顯著的差别。但其規範的形式,即純正的希臘語直到數十多年前仍然還專門用作書面語,相對而言,通俗希臘語則是不規範的、口語的形式,書面語則更接近古典希臘語。
除了這幾種語言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