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爸:
見字如面。
是的,“見字如面”,就像我上學時您寫信給我時一樣,您總是在信的開頭寫: “秀明吾兒:見字如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您離開我們已經一年多了。在您離開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常常想起您……在夢裡夢見您……
熙熙,您5歲的小外孫也常常想起您,他總是問我:“媽媽,姥爺去哪兒了?他怎麼這麼久都不打電話給我們了?”
我:“姥爺老了,去天上了,變成了一顆星星,給走夜路的人光明。”
熙熙:“那我們也會老嗎?老了也會去天上嗎?”
我:“會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老,老了都會去天上。”
熙熙:“那等我們老了,和姥爺就可以在天上見了。”
……
1老爸,我知道今生我再也無法見到您,想您時,我隻能從手機裡翻出您的照片,腦海裡浮現的是很多您生前的片段……
您是木匠,從我記事起,家裡就是各種與木匠師傅有關的記憶:長的短的刨刀、鋸木頭的鋸子、堆滿院子的木頭,姐姐們和您一起拉鋸時“次拉次拉”的聲音,滿地的鋸木屑和刨木花……您的手是那麼粗糙,卻又是那麼精巧,那些圓圓粗粗長長短短的木頭,在您的手裡,就像變戲法一樣變成了各式精美的家具和農具。
而今,每當我在博物館裡看到“耧”,我總是想起您,想起家裡那個您親手打造又常常用它耕種的“耧”。據史料記載,耧犁是西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所發明。它是那麼古老,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曆史出現在我們家裡,我想我親愛的老爸-您肯定也是古代的能工巧匠穿越來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木匠師傅好辛苦,不知道您為什麼選擇了這個行當?聽媽媽說,你年幼即失去雙親,高小畢業即不得不辍學在家,18 歲時經人介紹和同樣隻有18歲的媽媽未曾見過一次面即成家。
家裡孩子們接連出生,為了生計,您拜師學了木匠這門手藝,從此,您的奔波和辛勞都因木匠而起: 寒冷的冬天裡,天還沒亮,您趟過冰冷刺骨的淮河水去山裡的市集上買木料,走過高高低低的山路把那些圓圓粗粗的木頭拉回家; 寂靜的深夜裡,您秉燈達旦地勞作,兒時的我常常是伴着您鋸木頭或刨木頭的聲音入眠; 家具打好,您又拉着它們走過幾十裡崎岖不平的道路去鎮上賣掉,好換錢回來貼補家用或供我們讀書。
您是木匠,亦是農民。農閑時節您打制家具,農忙時節您在田間地頭勞作。您用一雙勤勞的雙手養育了一個八口之家的大家庭,不管自己多辛苦也要努力賺錢供我們讀書;您又是那麼仁慈博愛,無私地幫助過無數十裡八鄉的鄉鄰。聽聞您離去,很多人不請自來站滿院子為您送行,我為有您這樣的老爸無比驕傲!
2
1941年3月22日,您悄悄地來到這個世界。生前,您在故鄉的田野上默默生活、勞作,故鄉的綠水青山見證了您一生的辛勞;2021年3月4日,您又悄悄地走了,走得那麼匆忙,甚至來不及見上您想念的親人們的最後一面,便飄然遠去。
父親的背影
如今,您長眠在故鄉那青青的山崗上,山側即是見證過您辛勞,又洗滌過您疲憊身軀的淮河水,它靜靜地流淌過您的墳前,陪伴您長眠在青山綠水間,從此再沒人世間的煩擾和操勞。
老爸,趁着國慶假期,我回來看您了,回到您曾經生活的院落,您和媽媽親手種下的桂花樹正開放,滿院芬芳;還有您和媽媽親手種下的栀子花,綠油油的,長得好高大;但我再也不能看到您走出院門開心地迎接我的到來,再也看不到您在廚房忙碌着做飯的身影……如今您孤獨的一個人長眠在深山裡,我隻能穿過荊棘叢生的山路來看您。
陽光燦爛,天空蔚藍,你的墳前綠樹環繞……靜靜地坐在您的墳前,不忍打擾您,又好想您能聽到我的聲音:老爸,此生未能好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未能好好陪在您的身邊,等我老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您的墳前吧,這樣我就可以永遠陪在您的身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