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12:30:08

今天作者和大家談一談王陽明幾首關于“良知”的詩作。

千百年來,寫詩作詞之人,不可勝計。但大多都是借景抒情的詩作,很少有人涉及“心學”“人性”“良知”領域,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能及。放眼中國5000年華夏史,有如此造詣的,僅王陽明一人而已。

在談論王陽明“心學”詩作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王陽明其人。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因築室于故鄉陽明洞中,得号陽明子,故皆以陽明先生尊稱之。王陽明一生謙謹廉明,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同時在書法、詩詞方面造詣也是非常之高。向來被稱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1

萬曆十二年,王陽明被奉祀于孔廟。他在哲學思想理論方面,是心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并提出“緻良知”“知行合一”“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等諸多觀點。

明朝時期,王陽明思想流行達150年之久,并形成“陽明學派”。尤其是陽明心學對千古不變的聖賢教義有所突破,對人性探讨和教育有重大意義。代表著作有《傳習錄》《大學問》《陽明先生文錄》等。除了著作之外,他還有4首關于“良知”的詩詞,影響頗大。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2

《詠良知四首》之一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将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隻是良知更莫疑。

這首詩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說,人人都要和孔子一樣具有良知,具有聖人之心。而聖人之心最重要的部分,就要屬“良知”了。禅宗教誨人們要具備佛性,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也是希望教化人們成為聖人。

但是他又提醒大家說,世上的人們常常都不會從自己的内心去尋找良知,而是陷入在内心之外的大千世界去尋找的迷惘。簡言之,王陽明先生強調指出,我們和聖人一樣,心中具備良知,這份良知一定是自己修煉而非外求的結果。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3

《詠良知四首》之二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良知才是成為聖人的秘訣,孔子等人講究的“聖學”其實和佛教一樣,都是有自己的修行口訣的,而聖學的口訣就是“良知”二字。

王陽明通過這首詩告訴我們,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而良知是認知道和至善的本能,“良知”其實一直存在在我們心中,常常我們不會注意,有時候還會違背他。那些錯用功的人就是丢下良知,一味向外界尋求道的判别依據。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4

《詠良知四首》之三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颠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首詩的意思是,良知就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指南針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良知就是宋儒所講的天理,萬事萬物皆有一定之規,不可陷入盲目外求的誤區。

“萬化根源總在心”告訴人們,時間紛繁萬事萬物都處于變化之中,每一處變化都存在于心。王陽明還自嘲,以前沒有領悟這個道理,卻“枝枝葉葉外頭尋。”結果隻能是緣木求魚。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5

《詠良知四首》之四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抛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這首詩寫得非常的形象,“抛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這兩句刻畫了一幅有趣又略帶諷刺意味的畫面:一個乞丐拿着缽挨家挨戶地去要飯,卻不知道原來自己家裡有個無盡寶藏。這個無盡寶藏就在人的心裡,就是“良知”。

“無聲無臭”是源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詩經·大雅·文王》),《中庸》中也曾引用,說無聲無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聽不到聲音聞不到氣味,這也是天理的極緻境界。

王陽明堅守本心的詩句(知行合一王陽明)6

王陽明心學智慧博大精深,每一詩作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作者以上所列舉的,隻是感悟的極小一部分。

讀者們,對于王陽明的這些詩作,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