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幾個同學都回農村去建房了,盡管他們主要生活在城裡,子女是在城裡,農村建的房子也并沒有經常回去居住生活。
他們都過得不錯,有在廣東務工後自己在那邊開廠的,有做生意的,有包工程的,他們在大城市都買有房子,在我們眼裡算是成功人士了。
他們卻都不約而同選擇回老家建房,按他們的說法,在外邊越久,越想念家鄉,落葉歸根,現在有條件,就想把老家的房子弄漂亮點,今後回來養老的時候往得舒服點。
現在在城市裡的70後,多半出生在農村,後來離開家鄉到了沿海發達城市,到了北上廣深,通過讀書、考試、打工、創業、成家、育兒的種種考驗,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這些事情,都沒有難倒我們。
那時候年輕就是資本,活力就是幹勁。處處充滿希望,事事都想做好,現在回頭看,我們就是這樣渡過的。
有了家有了孩子,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事業,如今對着鏡子一看,發現白發真正到了頭上。
原來不經意之間,我們已經離開父母離開家太久了,我們已經了,心裡的故鄉卻仍舊“遙遙在望”,什麼時候回鄉,能不能回鄉?說不準。
當我們來到了五十歲的年紀,再往前走,就是退休了。回鄉養老,在城裡養老,靠什麼養老,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漂泊了半生,剩下的時光,回到老家,看看夕陽,聞一聞風吹過來的草木香,在田埂上散步,在稻花香裡說豐收,門口的魚塘裡,魚兒在遊,一條黃狗就在身後......
說起回鄉,很多人會兩眼放光,似乎夢想就在明天可以實現。
我的幾位同學或許就是向往這種生活,當然我也很向往,然而,作為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夢想遙不可及,不敢回家,不敢放下身邊擁有的一切,仍然在為生活苦苦掙紮。
說一說當下,人人都要努力工作,并且擔心弄丢工作。萬一失業了,萬一生意做不走,接下來的幾個年頭,日子也會變成煎熬。
進退不得,不敢生病,不敢往後想,必須面對現實,不斷地向前走。畢竟,時光不會倒流,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沒有無憂無慮的時光,隻有為生活打算的奔跑。
身在異鄉,你就是一個“打工人”。
通常來說,做底層的工作,工作也不穩定,就是我們口裡說的“打工”;穩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錯,就是“上班”。
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勞動帶來的收入有區别,人在職場的位置會有層次,勞動的地方也不一樣。
有人在農村種地,有人在工廠打工,有人在掃大街、搬磚頭、挑土,還有人在辦公室。
上世紀70年代處于初中或者高中畢業的關口上。
作為初中生,真的很想考中專。能夠考上中專,就意味着進入體制内工作,收入的話,旱澇保收。
但是中專生是“鳳毛麟角”。一所農村學校,能有幾個人考上中專,就很難得了。因此,大部分的人,初中畢業之後,選擇了外出打工。
作為高中生,上大學的機會也不多。很多人,高中畢業了,仍舊加入打工的隊伍。
打工的日子,每天都很充實。特别是在流水線上的人,可能一天要忙十個小時以上。
當年,我們喜歡唱《流浪歌》: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啊夾着雪花,把我的眼淚垂下。
在異鄉打工,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怎麼會不想回家呢?
如果父母在家鄉,逢年過節,總是要回的。
看看父母,聽一聽長輩的唠叨,匆匆忙忙去拜年。品嘗家鄉的味道。
在家千般好,還是要外出。當節日過完了,就依依不舍地離開,繼續打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大多數的“精彩”,不屬于你。
未來的十年,如果我們還要打工,那就會越來越覺得,身在異鄉,心在故鄉,何去何從,都是難題。尤其是在異鄉沒有買房子的人,不知道如何把握人生。
身在外地,盡管也有房有車,但卻不是我的故鄉,
心在故鄉,卻為生活兒女奔波,回家已成奢望,隻是心裡還有念想。
希望哪一天,早點到來,歸來仍是當初少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