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過後的正月裡,在民間的忌諱是非常多的,但随着時代和人們認知的提高,那些忌諱和講究都變得不那麼被人遵從。但正月十三這個日子,至今卻是在民間很多地區最為忌諱的日子,因為這天是“閻王忌”。俗話說“正月十三閻王忌,屙屎尿尿都不利”,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人們特别在意這天的忌諱呢?
風水祖師楊韻松
說起“閻王忌”,其實确切的叫法應該為“楊公忌”,也稱“楊公十三忌”。關于這個說法的來曆,是因為唐朝有一位叫楊韻松的國師,擅長風水學,據說其通過“二十八星宿”的順數,演算、推倒出十三個需要忌諱的日子;在民間的信奉中,這十三個日子裡,開張、動土、嫁娶等都不可為,其他萬事都不會順利如意。在這些忌日裡,第一個,也是最為人們重視的就是“正月十三”,連出行都是禁止的。
閻王爺·影視圖片
其實民間對于“楊公十三忌”的來曆,是有另一個版本的,首先是諧音的問題,一些地區直接把“楊公忌”,傳成了“閻王忌”。這樣一來,就把傳統的天文、風水學的基礎否定了,又加入了故事傳說的色彩。傳說講閻王爺有十三個兒子,一次狂言,說這些兒子就是一個月死一個,一年也死不完。就這樣口無遮攔的話語,被老天爺知道了,沒過多久,從農曆二月份開始,閻王爺的兒子就開始接連不斷的死去,并且都相差28天。閻王爺眼看着還剩最後一個兒子,算算日期,正好落到正月十三這個日子,于是就特别的懊悔,生怕這最後一個兒子也死去,非常忌諱這天的到來。可既然說了“過天的話”,就必須受到懲罰,終于最後一個兒子也死去了。
楊公十三忌日期
有了這樣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出來後,人們認為連閻王爺都忌諱這些日子,大家更應該在這些日子裡忌諱。對于正月十三,由于是閻王爺最後一個兒子死去,人們或許就臆測這天的閻王爺是極易動怒的,所以都害怕再這天招惹他,因此也不出門了,尤其不能探望老人和病人。同時關于“楊公忌”,也流傳下來了一首叫《百事忌》的歌謠,歸結了如果動工建造、婚喪嫁娶、出生赴任等諸多方面的後果。至于是否有強烈的迷信色彩,那也就随各人的認同吧。(你們那裡有“正月十三楊公忌”的說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