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白露”到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想起了中學時學習《詩經》時學到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蒹葭”,指的是蘆葦,“蒼蒼”是說蘆葦茂盛;“白露”說的是露水,是一種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氣附在草上、樹葉上等并凝成細小水珠的自然現象;“伊人”就是古代人說的“他”或“她”。這句詩刻畫了清秋的事物和色彩,而詩人心中所想念的“他”或“她”,則在潇湘孤冷的河水另一邊,詩人往來徘徊,想見又感到躊躇,神情焦灼,心緒不甯。此情此景,可能大概就發生在“白露”這個節氣的時間。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民的老智慧,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經驗的積累,總結出來指導農事。這種反映氣候變化時間點的曆法,是根據太陽的運行制定的,因此與按照月亮運行規律的“陰曆”不同,節氣在現在通用的“陽曆”上的日期,每年是相近的(而不像春節那樣每年要算)。現在說到的“白露”,就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道:“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這個時期天氣漸轉涼,露水凝結,古人以四時配五行,所謂“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而有此名。白露期間溫度轉涼,也常有陰雨天氣。《禮記》說道:“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正是秋天到來的特征。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根據的是太陽的位置——“周年視運動”。實際上,是一年中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而地球上的我們所看到的太陽,感覺上就在恒星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後運動,每年轉一圈。太陽一年中所經過的橫越天球的路徑稱為黃道,穿過十二個星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道十二宮”。年輕人們常說自己是什麼星座,說的就是自己出生時太陽正經過的十二宮星座,所以十二星座對應的陽曆也是固定的。而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别相應于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一一相間。現在說到的“白露”,對應太陽到達黃經165度的時間,屬于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太陽黃經度分别為:
春季:立春315度,雨水330度,驚蟄345度,春分360度,清明15度,谷雨30度。
夏季:立夏45度,小滿60度,芒種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大暑120度
秋季:立秋135度,處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霜降210度
冬季: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大寒300度。
古代人是怎麼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呢?古代人用土圭等各種“日晷”測量太陽的影子來掌握時間(早晚影子長,中午影子短),把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周髀算經》卷上有記載:“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隻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于《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曆法,明确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根據簡單的天文知識,我們還能把白露時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緯度計算出來。地軸與黃道面有大概66°34′的夾角,白露時太陽在黃經165°,直射點是正午時間太陽光照射的緯度區域。如簡圖,記地軸OA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θ1(66°34′),地軸OA在黃道面的投影為OB,根據常識OB應該是夏至時太陽直射的位置,而白露時太陽光線直射記為OM,其與OB的夾角為θ2(75°,每個節氣相差15°),而OM與地軸OA的夾角記為θ。利用大家學過的線線角和線面角公式:
cosθ = cosθ1 * cosθ2
可以計算得到太陽直射光線與地軸的夾角約是84°5′28.17〃,那麼由緯度的定義,可以知道正午時太陽光直射的地理緯度是北緯5°54′31.83〃。
其實有個更加好記的計算公式,是同樣内容的另一個記法:
sin (緯度) = sin (太陽所處黃道經度)*sin (地軸傾斜角23°26′16)
利用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各個節氣時太陽直射的緯度:
注:網絡上流傳一種表格,當中太陽直射點緯度是直接按等差數列減出來的,例如該表中白露時太陽直射北緯3°54′20″,但這種算法并不準确,沒有考慮地球表面是球面。真實的正午太陽傾斜角在一年中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它不是線性變化的: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科研人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