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九卿,是指官職名的合稱,也就是針對部分中央官僚機構的合稱。《尚書大傳》記載:“古者天子三公,每一公三卿佐之,故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帝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為中國最早的官僚統治架構,為中央機構的雛形,也是官僚機構千年源頭,後雖有所更易,但大緻不變。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以《周官》所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為六卿,少師、少傅、少保為孤卿,合在一起,稱為九卿。在漢朝,大家習慣把——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理)、典客(大鴻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農)、少府、中尉(執金吾)、三輔長官——這些俸祿二千石一級的中央各高級行政機構長官,并稱為九卿,因為并非專指九種官職,所以有時也稱列卿。
九卿甩負責的工作如下: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警衛;衛尉:掌宮門警衛;太仆:掌國家馬政;廷尉:掌司法;典客:掌外交;宗正:掌皇族事務;治粟内史:掌财稅;少府:掌官府手工業。如此等等。
到了王莽改制時期,曾用九卿去稱呼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共工、予虞等九種俸祿二千石的官員。西漢九卿僅次于丞相、禦史大夫,分掌全國行政,可謂位高權重。東漢以後,九卿權位漸輕。
在魏晉南朝時期,九卿也作為卿級官員的統稱,無論當時這些人總共是十卿還是十二卿,或者更多位卿,而都以九卿稱之。北齊時候,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胪、司農、太府九寺,九卿便成為九寺長官的專稱。由于諸卿寺均為事務性機構,政令由尚書省出,所以職權更輕。
從隋朝到唐朝再到宋朝,都沿襲不改。從南宋到清末,九寺常缺,九卿所指也各有不同。明朝一般以六部(吏、戶、刑、禮、兵、工)、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的長官乃至堂上官為九卿,又稱大九卿;以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胪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為小九卿。
在清朝,以六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都察院左督禦史、大理寺卿為大九卿,以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鴻胪寺卿、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為小九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