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為何有的人認為是濕氣重#
文 | 段俊紅
圖 | 網絡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改善了,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也日益增強。到了夏天,許多人都在跟風喝“紅豆薏米粥”來祛濕。但是你濕氣重嗎?你需要喝薏米粥嗎?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聊聊關于濕氣的知識,希望通過今天的講解,大家能夠對濕氣有更深入的認識。
01濕氣的分類
中醫講濕氣分内濕跟外濕。
外濕是指外在的濕邪侵犯人體,例如下雨天淋雨、或是居住環境過于潮濕。
内濕與飲食、運動、作息密切相關。三餐不規律,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久坐不動、熬夜也會直接導緻濕氣加重。
所以說你要祛濕,首先要明确你是屬于內濕還是外濕。
02濕氣的臨床表現
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重”!頭重,身體困重,四肢沉重。經常表現為身體肥胖、關節酸痛、屈伸不利、肢體浮腫、胸悶惡心痰多、洩瀉腸鳴,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厚膩。
濕重常由脾虛引起。脾能運化體内濕氣,脾胃虛弱則運化失調,體内的水液代謝失常,水濕停聚體内,則表現為濕氣重。因此,濕氣重的人,除以上表現外,常伴有脾氣虛症狀,如少氣懶言、疲倦乏力、口淡無味、愛流口水、皮膚松弛、面色萎黃或晄白,肌肉酸軟無力、免疫力下降、怕風汗多、大便不成形等。
03為什麼會導緻脾虛濕重?
1、吃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脾髒最忌生冷,西瓜、香蕉、梨、火龍果、苦瓜、冷飲、生魚蝦蟹等屬于極為寒涼的食物,過量進食後容易損傷脾胃,輕則表現為腹脹,不思飲食,重則腹瀉拉稀。
中醫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體内濕重容易生痰。過食油膩、味重及堅硬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重脾虛,如酒肉、糕點、堅果等均可加重脾胃的運化負擔,生濕生痰。另外脾還怕撐,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也會損傷脾胃,進而導緻體内濕氣積聚。
2、思
中醫認為七情内傷會導緻五髒失調,“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人體正常的情志活動與髒腑功能的正常運行有着密切的關系。脾髒位于人體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過度的憂思會損傷脾的運化功能,生活中思慮較重的人常常覺得吃不下飯,沒有胃口。
3、居
“脾喜燥惡濕”,濕氣重的地方也容易傷脾氣,影響食物的運化,廣州地處嶺南,全年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濕熱氣候,梅雨時節濕氣尤為嚴重。因此,廣東居民普遍難逃濕氣重的困擾,甚至一些外地人到了廣州以後,受到天氣的影響,也容易出現各種脾虛濕困的表現。
以上是有關何為濕氣,以及身體産生濕氣的原因的介紹,下期我們将繼續跟大家聊聊關于“如何調理身體,安全祛濕”的方法,不見不散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