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5 11:59:05

此前

江西省博物館舉辦的

一場書畫展

曾引發網友争議

争議的焦點在于

在展出作品中

有一幅清代書家蘇廷玉的行書作品

作品中的“亂”字

寫成了簡寫“亂”

網友認為

“簡體字是近現代才有的

清代書法作品中出現簡體

肯定是赝品”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1

古代書法作品中

有簡體字的出現

能作為判定真僞的标準嗎?

實際上

簡體字的曆史

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漫長

在曆代傳世的碑帖中

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東晉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

“東”字與“馬”字的寫法

類似于簡化字“東”“馬”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2

“宋四家”蔡襄的《遠蒙帖》中

也出現了

近似簡體字的“愛”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3

在小篆到隸書演變中

章草又可以當作隸書的草寫

“孫”近似簡化字“孫”

“軍”近似簡化字“軍”

“陳”近似簡化字“陳”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4

古人在書寫時

為了圖便捷或是避諱等原因

創造出了一些更為簡略的字形

這些字被稱為“俗字”

“俗字”在當時

不屬于官方規範用字

大多在民間

或是信件、賬本、小說等

沒那麼正式的通俗文書中使用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5

曹雪芹《紅樓夢》手抄本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其中鐵、過、這、壞、聽、勸、

體、寶、難、禮、爺、邊、問等字

都使用了簡體字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6

清朝政府頒發的“内務府”令牌

使用的是簡體“務”

翻閱《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

楷書的簡體字

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

唐宋以後逐漸加多

宋元已經大行其道

唐宋以後簡體字大量增加

主要是印刷術的發明與推廣

宋元時通俗文學作品的産生

使簡化字大量湧現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7

《宋元以來俗字譜》中

記錄的部分“俗字”

所以我們可以腦補

一個時期内

很多人接受了這些簡體字形

随着楷書的出現

又将筆畫固定且規範書寫

于是很多簡化字形便被保留下來

而在近現代漢字簡化的過程中

這些簡化的“俗字”又回到了

人們的視野

被選用為“規範的簡體字”

因此

單純以繁、簡字

來判斷一幅作品的真僞

極其不靠譜!

清朝書法特點分析(清代書法因出現簡體字被當成赝品)8

啟功題字

近年來

“退簡還繁”的聲音不斷

并且

在書法展中

有一個普遍現象

以簡化字書寫作品

基本很難上展覽

甚至幾乎所有書家

都不寫簡化字

且以寫簡化字為恥

簡化字在書法作品中

真的不能寫嗎?

留言見!

來源:書法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