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老鐵,過來喝茶啊,剛入手的上等大紅袍”
“好咧,這就過去,等我”
兩個資深茶客要進行品茶了。
烏龍茶,又稱青茶,半發酵茶,創于1725年左右,是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産地有福建、廣東、台灣三個省。烏龍茶介于紅茶與綠茶之間,有紅茶的濃郁又有綠茶的清香。烏龍茶是經過萎凋、做青(搖青和晾青)、炒青、揉撚、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制作而成。
萎凋:又稱走水,指新鮮茶葉采摘下來,經過自然晾曬減少葉子與葉梗的含水量。
做青(搖青和晾青):搖青,顧名思義,将萎凋後還尚有水分的青葉倒入竹制“搖青機”中進行搖青。 就是用電動機讓搖青機轉動,可以想象成減肥用的那種抖動機,鮮葉在搖青筒中進行碰撞、散落、摩擦運動,大部分葉緣細胞破碎和損裂,水分發生擴散和滲透,細胞間隙充水,葉硬挺,青草味揮發;晾青,搖青後讓茶葉靜置下來,讓水分揮發。如此在搖青與晾青交替進行幾次後,葉子呈現邊緣紅、中間青黃、外觀硬挺、手感柔軟并散發一陣陣香氣,做青即完成,即所謂的“綠葉紅鑲邊”,不同的烏龍茶做青次數與時間都不盡相同,這一步即所謂的半發酵。
炒青:與綠茶殺青一樣,将做青後的茶葉利用高溫抑制茶葉中酶的揮發防止茶葉變黃變紅,又可使茶葉柔軟更好進行下一步揉撚。
揉撚: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借助外力把變軟的茶葉進行揉撚,使茶葉成條狀,體積縮小,随之揉撚出來的茶汁會附在茶葉表面,有利于我們沖泡時提高茶的濃度。
幹燥:高溫烘焙再一次蒸發水分、釋放香氣、易于存放。
機器搖青
你們知道大紅袍隻是屬于武夷岩茶的其中一種嗎?
武夷岩茶種類繁多,僅慧苑岩(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就有名茶上百種,我們日常聽到的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四季青、萬年青、肉桂、不知春、白牡丹都是比較有名的,國家标準規定,隻有長在福建武夷山的才能成為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外形條索肥碩緊結;幹茶葉深褐色,有的茶葉上面又會小白點;沖泡後香氣持久,清香悠長,似花香、果香、蜜香,好的茶兩米開外你就能聞到香味;湯色淡橙色深橙色不等;飲一口,初有苦澀,潤滑、回甘、回味足。通常沖泡五次以上茶仍未變淡為佳品。
安溪鐵觀音:由于它的幹茶确實為青綠色,很多人以為這屬于綠茶。起源于1730年左右,産于福建安溪,鐵觀音一直有“好喝不好載”的說法,因它天性弱,抗力差,種植不易,福建卻有一塊被譽為閩南金三角的一塊寶地适合種植鐵觀音,據考證,鐵觀音樹齡最長的有上千年。安溪鐵觀音種類頗多,其中以感德鐵觀音、西坪鐵觀音、祥華鐵觀音較為出名。所以買鐵觀音的時候不要說安溪鐵觀音了,說上一句“給我來一斤某某鐵觀音”,哇,内行人來了,不能賣差地給他。
鐵觀音外形卷曲;砂綠色;湯色一開始清明似琥珀,泡久後變為深橙色;有着馥郁的蘭花清香,嗅覺的一大享受;口感清爽甘香;适用功夫茶泡法才能激發出鐵觀音的色、香、味。
鳳凰單叢:産于廣東潮州鳳凰山,外形挺直;褐綠色幹茶;湯底清澈黃亮;香氣獨特,韻味高;潤喉回甘。有人不喜單叢,因為喝了單叢,再飽的肚子也會很快就餓。
鳳凰水仙:産于廣東鳳凰山,外形緊結沉重肥大;色澤油潤烏黑;沖泡後為深橙色;香氣持久馥郁;口感醇厚。不習慣喝茶的人喝不慣水仙,因為太醇厚(濃)。
凍頂烏龍:産于台灣凍頂山一帶。與普通茶葉不同,凍頂烏龍外形呈半球形;墨綠色隐隐帶黃色;湯色金黃清澈;似有花香;口感甘甜。
凍頂烏龍,圖源網絡
本山茶:産于福建安溪,與鐵觀音為“近親”,外形緊結,綠中帶紅;湯色為金黃色;香氣清細似鐵觀音;本山茶比鐵觀音便宜,味道口感相近,很多人以假亂真。
黃金桂:産于福建安溪,品級高于鐵觀音。外形緊細,色潤綠裡透紅;湯色明黃;香氣清高;有“透天香”的美稱;滋味甘醇。
永春佛手:産于福建泉州。因樹葉與佛手相似柑相似而得名。幹茶砂綠烏潤;湯色金黃透亮;滋味甘爽。
白毫烏龍:産于台灣,有“最高級烏龍茶”之稱,最大的特點是此茶由一種昆蟲“小綠葉禅”叮咬吸允,昆蟲的唾液與茶的酶混合産生一種特有的香氣,所以這種茶不能使用農藥。幹茶外形肥大,白毫明顯,茶湯為琥珀色;帶有天然的蜜香;飲一口;甘甜的滋味在嘴中快速散開。
文山包種:産于台灣,又名“清茶”,是台灣烏龍茶發酵程度最低的,幹茶條索自然卷曲;墨綠有油光;湯色蜜綠;香氣清香有花香;口感鮮醇。
白毫烏龍茶
最後
烏龍茶需要用蓋碗泡茶法、紫砂壺泡法才能激發出香氣,水要沸水,需要注意不管喝什麼茶,都不要用水龍頭的水,口感會變粗糙。沖泡次數不要超過10次,一般五六次茶湯就變色變味了,且次數越多咖啡因越多,不要以為濃茶咖啡因比淡茶多哦~~
烏龍茶的咖啡因含量較高,所以不要睡前喝,喝不習慣的人會失眠;不要空腹喝,空腹喝茶導緻饑腸辘辘、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就是所謂的“醉茶”了。
“老鐵,你這大紅袍不錯啊,唇齒留香,光聞茶葉都讓我陶醉”
“那是,這可是好東西”
本文參考資料《茶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