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1:55:24

本章要求

掌握:現金管理的主要内容、現金核算和清查,銀行結算制度及銀行存款核算,其他貨币資金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産的核算、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其他應收款以及應收款項減值的核算,存貨成本的确定、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清查;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和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熟悉:流動資産的概念、流動資産的主要内容,存貨計劃成本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

了解:各種流動資産的管理、短期投資的核算、消耗性生物資産的核算。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

(一)庫存現金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

(二)其他貨币資金

其他貨币資金是指企業除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币資金,主要包括銀行彙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外埠存款和存出投資款等。

常考的不同類型票據的核算科目: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

(三)交易性金融資産的賬務處理

1.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産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4

2.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産

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産期間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的處理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5

資産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産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餘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6

3.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産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産時,應将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餘額之間的差額确認為投資收益。

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貨币資金等(實際收到的售價淨額)

 貸:交易性金融資産——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或借方)

   投資收益(差額倒擠,損失記借方,收益記貸方)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7

4.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

(1)計算出售時的增值稅稅額

出售時的增值稅稅額=[賣出價-買入價(不得扣除已宣告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未領取的債券利息)]÷(1 6%)×6%

(2)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8

(四)應收票據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9

(五)應收賬款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0

不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預收的賬款應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如果應收賬款期末餘額在貸方,則反映企業預收的賬款。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1

(六)預付賬款

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2

(七)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3

(八)其他應收款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4

常見的易錯易混業務: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5

(九)應收款項減值

應收款項減值有兩種核算方法,即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收款項減值的核算應采用備抵法。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收款項減值采用直接轉銷法。

1.直接轉銷法

壞賬損失的賬務處理

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确認應收賬款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等(可收回的金額)

  營業外支出——壞賬損失(差額)

 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

2.備抵法

備抵法下壞賬準備的賬務處理

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等都需要通過“壞賬準備”科目來計提壞賬。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6

公式: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壞賬準備期末應有餘額-(或 )“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或借方)餘額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7

應收賬款賬面價值=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十)存貨的初始計量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以及自制存貨成本等。

1.存貨的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8

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小企業(批發業、零售業)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記入“銷售費用”科目核算。

2.加工取得存貨的成本

存貨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其實質是企業在加工存貨的過程中發生的追加費用。

直接人工是指企業在生産産品過程中發生的直接從事産品生産人員的職工薪酬。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産産品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3.存貨的其他成本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19

4.企業自制存貨的成本

企業自制的存貨,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裝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的各項實際支出。

5.下列費用不應計入存貨成本,而應在其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0

Tips: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存貨采購成本的确定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1

小規模納稅人采購存貨時支付的增值稅,無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均不能抵扣,計入采購成本中;而銷售商品的增值稅,要單獨核算(價稅分離),計算交納增值稅。

(十一)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1.個别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2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方法。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3

4.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結存存貨的成本的合計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結存存貨的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4

(十二)原材料

1.采用實際成本核算

(1)購入材料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5

(2)發出材料

借:生産成本(直接用于産品生産)

  制造費用(間接用于産品生産)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消耗)

  管理費用(行政部門消耗)

  在建工程(工程項目消耗)

  研發支出(研發環節消耗)

  委托加工物資(發出委托加工材料)

  其他業務成本(用于出售)

 貸:原材料

2.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賬戶結構:

(1)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

(2)貸方登記入庫材料的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3)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即超支差異);如為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即節約差異)。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6

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 本月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本月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①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②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期末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③材料成本差異率為正數表示超支差,材料成本差異率為負數表示節約差。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7

(十三)周轉材料

1.包裝物的賬務處理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8

2.低值易耗品的賬務處理

(1)一次攤銷法:金額較小的,可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賬務處理如下:

借:制造費用等(實際成本)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

(2)分次攤銷法:低值易耗品等企業的周轉材料符合存貨定義和條件的,按照使用次數分次計入成本費用。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29

(十四)委托加工物資

1.委托加工物資支付稅費的有關核算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0

2.委托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

(1)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等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

(2)支付加工費用、應負擔的運雜費等。

借:委托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委托加工物資由受托方代收代繳消費稅。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1

(十五)庫存商品

1.工業企業生産完工的産成品入庫

(1)驗收入庫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2)發出商品(銷售)時,确認收入并結轉成本: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商品流通企業

商品流通企業發出商品的核算,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等方法進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核心:發出成本(計算)

毛利率:匡算(已知),20%

銷售額:易得(已知),100

100    ×    20%=    20

銷售淨額            毛利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淨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淨額×100%

銷售淨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淨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淨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 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2)售價金額核算法。

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 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 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 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期初庫存商品售價 本期購入商品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1-商品進銷差價率)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2

(十六)消耗性生物資産

消耗性生物資産的賬務處理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3

(十七)存貨清查

存貨盤盈、盤虧及毀損的賬務處理如下表所示: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4

小企業存貨發生毀損,按取得的處置收入、可收回的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扣除其成本、相關稅費後的淨額,應當計入營業外支出或營業外收入。

發生的存貨盤盈,按實現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

發生的存貨盤虧損失應當計入營業外支出。

(十八)存貨減值

當期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成本-可變現淨值)-存貨跌價準備已有貸方餘額

初級會計實務第三章流動資産題(會計初會實務第三章)35

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當一并結轉,同時調整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