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分為紅碎茶、小種紅茶、工夫紅茶三種,工夫紅茶包括祁門工夫、滇紅工夫、川紅工夫、宜紅工夫等,工夫紅茶的基本特征便是“紅湯紅葉”,幹茶緊緻飽滿,或呈螺狀,或針狀,色澤烏黑,或金毫顯露,味道甜潤甘爽,花果蜜香馥郁持久,且多有濃強鮮等特點。
工夫紅茶都有哪些
雲南代表紅茶,便是滇紅工夫。
廣東代表紅茶,便是英紅工夫。
四川代表紅茶,便是川紅工夫。
湖南代表紅茶,便是湖紅工夫。
福建代表紅茶,便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和政和工夫。
安徽代表紅茶,便是祁門工夫。
除此之外,工夫茶還有浮梁工夫、甯紅工夫、宜紅工夫、閩紅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紅工夫、台灣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
工夫紅茶以紅條茶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按産地的不同有“祁紅”、“滇紅”、“甯紅”、“宜紅”、“閩紅”、“湖紅”等不同的花色,品質各具特色。
最為著名的當數安徽祁門所産的“祁紅”和雲南省所産的“滇紅”。祁紅 産自安徽省祁門縣的“祁門紅茶”,色澤烏黑、光潤,有獨特的蜜糖似的香氣,被稱為“祁門香”而享譽國際市場。
祁門工夫茶的特點
祁門工夫,以安徽省祁門縣為核心産區,以祁門儲葉種及以此為資源選育的無性系良種為主的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
按傳統工藝及特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祁門香”品質特征的紅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豔”的綜合品質,譽滿中外,屬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
祁門紅茶的特點為幹茶條索緊結勻稱,苗鋒秀麗細密,烏黑油潤;湯色紅豔明亮,蜜香濃郁,口感醇厚爽滑。
祁紅茶宜于清飲,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調和飲用。祁紅在英國受到了皇家貴族的寵愛,贊美祁紅是“群芳之最”。
滇紅工夫茶的特點
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雲南實地觀察并調查茶葉産銷情況,覺得有着很适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于是開始試制紅茶;通過努力,試制成功。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豔發光,香味濃郁。
部分産于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産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
1939年,第一批滇紅試制成功,終從衆人之意,定名“滇紅”;“滇紅”名茶就這樣誕生了。
滇紅工夫内質香郁味濃。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越紅工夫茶的特點
産于浙江紹興,諸暨,嵊縣等地,屬于我國現代功夫紅茶,它最早見于20世紀50年代,由綠茶改制而成。它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挺直,重實勻齊,鋒苗顯,淨度高,色澤烏潤;香氣純正,滋味濃醇,湯色紅亮較淺,葉底稍暗。
甯紅工夫茶的特點
産于江西修水,武甯,銅鼓等地,是我國最早的功夫紅茶之一,始于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它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圓直,鋒苗挺拔,略顯紅筋,色烏而略紅,光潤;香高持久似祁紅,滋味醇厚甜和,湯色紅亮稍淺,葉底紅勻開展。
坦洋工夫茶的特點
産于福建福安,拓榮,壽甯,周甯,霞浦一帶。相傳,坦洋功夫茶為清代鹹豐(1851-1861),同治年間(1862-1874),祿安縣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創制。它的特點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香氣清純甜和,滋味鮮醇,湯色鮮豔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
白琳工夫茶的特點
産于福建福鼎的太姥山白琳,湖琳一帶,屬小葉種紅茶。其外形第索緊結纖秀,茸毫多呈絨球狀,色澤黃黑;香氣鮮爽帶甘草香,滋味清鮮甜和,湯色淺亮,葉底鮮紅帶黃。
【壹零肆貳】為您解答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問題,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大家一起探讨更多茶知識,記得關注我哦有驚喜!#茶##中華茶奧會##中國茶韻##茶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