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收要求
當胡蘿蔔肉質根充分長大,心葉變黃綠、外葉稍枯黃時為收獲最适期。一般春播胡蘿蔔播後90-100天采收;夏、秋播早熟品種播後60天左右采收,中晚熟品種90-150天采收。采收過早,肉質根未充分長大,味淡,質次;采收過遲,心柱變粗,質地變劣,貯藏後易糠心。北方地區貯藏用胡蘿蔔在嚴冬來臨時采收最适宜。過早因氣溫高,入貯後品溫不能迅速下降,易萌芽變質;過晚在田間易受凍,貯後易腐爛、糠心。采後擰去葉片或削去莖盤(即削頂),在田間臨時堆成小堆,稍加覆蓋,待環境溫度及産品溫度顯著下降、接近或達到适宜貯藏溫度時即可入貯。
2 貯藏特性
胡蘿蔔貯藏适宜溫度為0℃;低于-1℃便遭凍害。垛封胡蘿蔔采用自然降氧,适時開帳通氣。在0℃條件下,胡蘿蔔呼吸作用很弱,封閉後不宜經常倒動和調氣,一般從開始封閉後1.5-2個月左右,當帳内氣體成分氧達6%-8%,二氧化碳達10%左右時開帳通氣,同時進行質量檢查和挑選。胡蘿蔔對乙烯敏感,貯藏環境中低濃度的乙烯就能使胡蘿蔔出現苦味,因此胡蘿蔔不宜與香蕉、蘋果、甜瓜和番茄等放在一起貯運,以免降低胡蘿蔔的品質。
3貯藏方法
(1)溝藏法
選地勢高,地下水位低,保水力強的粘土地帶挖溝。溝深一般應超過當地凍土層,長度不限,溝以東西向為好。挖出的上層土要推到南側,以備遮陽,下層土推到北側,以備覆土用。一般等氣溫下降後再回暖又沒有上凍時入溝。 胡蘿在溝内傾斜碼放,頭朝上,根朝下,一層胡蘿蔔一層土,也可碼3-4層胡蘿蔔再覆土。随天氣變化分層覆土,覆土總厚度0.7-1m。濕度偏低時也可澆一定的清水,使土壤含水量達18%-20%,但溝内不能積水。一般是一次出溝上市。
(2)泥漿法
胡蘿蔔對二氧化碳有較高的适應性,所以适于埋藏和密閉貯藏。少量貯藏時,還可以把胡蘿蔔放到泥漿中浸沾,撈出放在木箱或筐中陰幹,大約兩天後,在其表面形成一個封閉的泥殼,木箱或筐放到冷涼的室内或棚害中貯藏,不萌芽不糠心。窖溫應保持在0℃,高于3℃時容易發芽。
(3)窖藏法
挑選适貯胡蘿蔔,在窖内堆成方形或圓形垛。前期窖溫高,可以碼成空心垛,一般垛高1-1.5m;最好是入庫前削頂,如果勞力不足也可入庫後,邊倒邊削,在窖内可用濕土或細沙層積貯藏胡蘿蔔。
(4)氣調法
在簡易冷庫内采用氣調法貯藏胡蘿蔔效果很好,在0℃左右條件下,貯藏216天,質量基本不變,總損耗占1%左右。其做法是:選小頂、直根、色豔的優良品種。于10月下旬進行采收,入庫前切除葉簇及莖盤,挑除病傷、畸形塊根。挑選适貯的胡蘿蔔碼放在庫内地面上,一般垛長2m,寬1m,高1m,每垛約為1000kg。散熱預貯一段時間,當庫溫和胡蘿蔔垛内溫度也降至0℃時即可封閉。塑料薄膜帳子的容積稍大于垛,帳内空隙度約為50%。塑料薄膜帳封閉時間不宜過早,一般在元旦前後為宜。帳子四邊用濕上壓住即可封閉。
(5)主要貯藏病害及防治
白腐病(即菌核病)和揭斑病。因此要做好田間病害防治,避免機械傷和受凍。另外,将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到7%時,可抑制白腐病擴展,按産品重量撒噴1%-1.5%白垩粉可有效地防止胡蘿蔔病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