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飲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對身體好已成為大家的健康共識,但若因此選擇一日三餐隻吃蔬菜,甚至盲目從衆成為素食主義者,很有可能事與願違。想要成為一名對身體負責的素食者,遠沒有隻吃素那麼簡單,一定要注意避免陷入以下誤區:
誤區1:認為吃素食就要生吃蔬菜
生吃不利于蔬菜中所含營養素的吸收。例如維生素K、胡蘿蔔素等蔬菜中的營養成分,隻有通過加熱烹軟,才能很好地與胃腸道中的油脂成分混合,得以吸收利用。
誤區2:素食隻吃水果青菜
吃素分為嚴格素食、半素、魚素、蛋奶素,也就是說,吃素不等于一點兒肉食都不吃,隻是更強調均衡飲食,少吃肉、多吃蔬果。吃素的原則應堅持飲食清淡,但不能不顧身體基礎,盲目選擇嚴格素食,否則會對身體造成更加不良的影響。
網絡配圖
誤區3:綠葉菜吃得不夠
蔬菜有營養質量的高下之分,素食者膳食中,蔬菜占很大一部分,不能隻吃球生菜、番茄、白蘿蔔之類的,要盡量選擇食用一些營養素豐富的綠葉蔬菜,它們不僅營養豐富,還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等慢性疾病。
另外,深色蔬菜營養價值更高,胡蘿蔔素含量也高,十字花科蔬菜還有利于預防某些癌症。
誤區4:隻在意葷素不在意食品加工
一些植物性原料制成的加工食品,為了獲得良好口感,主要成分多為精白米面,并加入大量的糖、油、鹽和植物奶油,使得人體攝入過多熱量,導緻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
誤區5:沒有在烹調中控制油、糖和鹽
有些素食者為了追求口味,會在烹調植物食材時加入大量的油脂、糖、鹽和調味品。比如,一些沒有動物原料的仿葷料理和甜食點心食品,其實含有相當高的油、鹽、糖,以及增味劑,植物性食品原有的健康效應已完全喪失。
誤區6:吃大量水果之後繼續吃大量主食
很多素食者喜愛水果酸甜的口味,覺得水果很健康就放開肚皮吃。但是,吃水果時不能忽視其中8%以上的糖分,應通過少吃主食來防止能量過剩。
如果大量食用水果過後,還攝入過多主食,超過身體需要。它就會在人體内轉化生成甘油三酯儲存下來。長此以往,高血脂就是必然的了。
網絡配圖
誤區7:全吃精白主食,沒有一半全谷雜豆
精白米、精白面粉中營養素含量很少,再加上不吃肉類,人體的B族維生素攝入減少,不利于身體健康。要想有效地提高B族維生素的供應水平,就需要把大半主食替換成雜糧雜豆。雜豆類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含量約為大米的3倍,可以有效地使植物性蛋白質供應量得到提高。
誤區8:奶蛋、豆類或豆制品數量沒有增加
從奶類、蛋類、豆制品中,可以獲得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鈣、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D,尤其是不吃魚的人,攝入不足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
可以接受蛋奶的素食者,可以考慮加量攝取。純素食者,則要多注意補充蛋白質粉或強化蛋白質的食品。
誤區9:沒有每天補充堅果和油籽
相關研究顯示,堅果和油籽對素食者十分有益,它們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E,可以增加飽腹感和飲食滿足感,也有助于控制血脂和預防冠心病。它們成為植物固醇、卵磷脂、多酚類等多種保健成分的來源。
誤區10:沒有注意其它營養素的補充
植物性食品中含有妨礙食物消化吸收的多種抗營養物質,對胃腸功能要求很高。因此,轉為素食後,會導緻人體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有所下降。
簡單且有效的選擇是适當服用複合營養素,補充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素食者無法攝入DHA和EPA,尤其是素食的準媽媽和哺乳女性,則需要補充一些亞麻酸,或直接服用DHA制劑。
除此之外,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在魚肉、海産品中比較多,素食者往往補充不足,長期缺乏就會引起皮膚炎症等症狀。對于素食者來說,需要多吃海帶之類的海産品才行,或者有計劃地服用omega-3補充劑。
維生素B1、B2、B6等在奶、蛋、肉、魚中含量較豐富。另外,适量攝入發酵制品有助于補充維生素B12(豆類發酵制品包括豆瓣醬、醬油、豆豉、腐乳),其中鐵、鋅元素的利用率也比較高。B族維生素參與調節糖、脂代謝,促使其轉化成熱量而消耗,若素食者體内缺乏B族維生素,糖、脂代謝紊亂會引發一系列身體健康問題。
誤區11:認為所有人都适合吃素
吃素是一把雙刃劍,有好也有不好。尤其是對于貧血人群、年老體弱者、術後康複的病人等,長期吃素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
本文由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營養師吳建平進行科學性把關。
出品: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