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 品質 / 生活 / 熱愛
每天為您帶來裝修幹貨,改造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我們值得更好生活!
在北京的市中心一處胡同裡,張先生一家5口人住在一個“過道”裡。他們住的地方是夾在建築和牆體之間的空間,擁擠狹窄,最窄的地方僅有不到1.3米寬,最高處也不到3米。
雖然這裡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這裡是屬于西單和王府井之間,周圍都是學校,妥妥的一個稀缺學區房,所以張先生在這裡蝸居,不願意搬到其他地方去住。整個空間的面積隻有43㎡,住着張先生一家5口,一個客廳、一個廚房、公共的浴室,每天都是如此。
居住問題:狹窄黑暗
卧室很小,小到隻能放下一張1.2米的單人床,張先生的老婆和孩子睡在床上,而張先生就睡在一旁的小沙發上。
屋内非常的黑暗,必須一整天都開着燈,隻有過道兩邊才有一點點光線,而且每天的光照時長隻有不到1小時。
客廳也非常小,擺放不了許多家居用品,這裡連餐桌都沒有,一家人隻能圍在一個小茶幾上吃飯。
而且張先生,說她老婆懷孕了,馬上就會迎來二胎,這讓設計師又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問題,真是萬萬沒想到。
居住問題:牆體漏水開裂
房子臨近的外牆很多地方都開裂了,而且因為房型的原因,每逢下雨天就容易漏雨,黑暗潮濕,讓家裡人都苦不堪言。
居住問題:洗漱不便
隔斷浴室使用的是木闆,北京寒冷的冬天裡,四面透風,洗個澡都容易凍到哆嗦,大人還能抗一抗,小孩隻能接好熱水到屋内清洗。
改造進行
設計師在觀察時發現天花闆上有一層30厘米的空間,所以他準備利用這的空間進行縱向裝修。
而且原有屋頂是瓦片式屋頂,不僅漏雨還非常危險,設計師将屋頂全換成軋型鋼闆打造的屋頂,不僅讓空間增加了30厘米,加上之前的30厘米,足足增加了60厘米空間,而且還解決了漏雨、采光的問題。
設計師沿着外牆設計了一排玻璃天窗,依靠玻璃天窗的采光性能,讓整個空間都能享受到陽光照明。
依靠着增加60厘米的空間,設計師做了一個增加二層的設計。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打造二層為兒童房,并且打通父母卧室方便照顧孩子,考慮到二胎,直接分割了幾個空間。
改造之後
入戶變成了白牆 綠植 小石子的通幽小道,仿佛前方就能看到桃花源。
因為做了玻璃天窗,内部空間通透明亮,基本上變天就不需要開燈了。過道中間我們能看到家中的父母房,中間的過道用來走路已經足夠了,旁邊的空間也非常舒适。
在卧室旁邊就是洗手間,原本四處透風的情形已經不減,取而代之的明亮舒适的洗漱環境。淋浴、馬桶、洗手池統統都有。
在室内拐角的地方也做了一些休閑設計,擺放綠植和桌椅,原本狹窄昏暗的空間早已沒有了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暖暖的陽光,還有明亮的居家環境。這裡設置了長條形的卡座,替代了以前的小茶幾,在這裡坐下一家5口都很輕松,而且這裡還有折疊桌椅,如果來客人也不怕。
在過道的另一側就是張先生夫妻的卧室,床是可以伸縮的,當床收縮起來時就能多出一個工作空間,非常的高級。
通向二層空間的樓梯可以充當收納櫃,為家庭增加收納空間。
二層的兒童石峰的簡潔幹淨,使用了大面積的留白,能在今後擁有更多改造的可能,也能讓孩子自由發揮打造自己喜歡的空間。
牆面上使用孔闆,能夠讓工作台随意移動,能在空間中打造出不同的功能。
在過道的盡頭打造了一處露天小院,種上些花花草草就能變成一個花園,整個空間經過改造後,妥妥的變成了一套小别墅啊。張先生一家在看完改造後都樂開了花。
-END-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視頻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