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可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真性尿失禁。患者常見于女性,一般為壓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兩種。
壓力性尿失禁:
是指我們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提重物時,增加了腹腔的壓力,導緻尿液從尿道口流出,這種情況多見于經産婦。分娩的次數越多,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的幾率就越大,尤其是順産的經産婦。
根據臨床症狀,可将壓力性尿失禁分為三度:
輕度:一般活動及夜間無尿失禁,腹壓增加時偶發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墊。
中度:腹壓增加及起立活動時,有頻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墊生活。
重度:起立活動或卧位體位變化時即有尿失禁,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動。
如果症狀比較輕微,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逼尿劑的功能鍛煉,以及盆底肌肉群的鍛煉來進行改善。如果症狀比較嚴重達到了中度,甚至是重度的壓力性尿失禁,則建議進行手術處理可以做中段尿道的懸吊術來控制排尿。
壓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機制并沒有完全搞清楚,根據目前的研究,與下列因素有關:膀胱頸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粘膜的封閉功能減退,尿道固有括約肌功能下降,盆底肌肉及結締組織功能下降,支配控尿組織結構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急迫性尿失禁:主要是指伴有明顯的尿頻、尿急的情況下會出現小便不受控制的從尿道口流處。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膀胱過度活動,逼尿肌不受控制引起的,往往見于嚴重的膀胱感染。另外膀胱頸部的老化或者是糖尿病人以及腦部神經疾病都會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的出現。
這類尿失禁的特點是先有強烈的尿意,後有尿失禁,或在出現強烈尿意時發生尿失禁。咳嗽,打噴嚏或增加腹壓可誘發其發生,容易與壓力性尿失禁相混淆。
如果患了急迫性的尿失禁,需要及時的去醫院泌尿外科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确具體原因之後再來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造成運動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有:
1.膀胱以下尿路梗阻;
2.神經系統疾病;
3.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運動急迫性尿失禁。
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腦神經的疾病或放射線治療等原因時,會使膀胱的神經受傷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出現。
尿失禁治療方法:不同類型的尿失禁治療方法自然是不一樣的。
急迫性尿失禁,一般是由于泌尿道感染所導緻,所以想要治療急迫性尿失禁,就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建議可以選擇消炎藥,來進行抗炎抗感染治療,比較常用的藥物有頭孢地尼、阿奇黴素、羅紅黴素等等。除了使用藥物之外,建議可以适當多喝水,勤排尿,也有助于改善急迫性尿失禁的臨床症狀。
壓力性尿失禁,一般都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所導緻的。這個可以先進一步去做尿流動力學檢查來明确診斷,可以先通過盆底肌肉訓練和藥物治療,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常用的藥物有甲氧明或者是米多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