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關蒹葭的作文伊人何處

有關蒹葭的作文伊人何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04:56:17

有關蒹葭的作文伊人何處(讀詩經蒹葭學作文)1

《詩經·蒹葭》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jī);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本周我們學習的古詩是《詩經秦風蒹葭》,對蒹葭這首詩的解讀賞析,從古到今,從字數上看,已經是這首詩的成百上千倍,甚至更多。

今天我們不講這首詩的賞析,我們隻從寫作文的角度來講一講,《蒹葭》這首詩,有着怎麼樣的叙事結構。

《蒹葭》這首詩,包含的内容非常的豐富,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不妨,把它改得通俗一點,把它當成低年級、甚至幼兒園的水平去理解。

它就是一首兒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想找到一個好朋友。可是找了三次,我明明看到好朋友就在眼前,卻怎麼也尋他(她)不見。

詩中寫了三次找朋友,或者是尋找心中的理想中的“伊人”。所謂伊人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第一次尋找,發現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

第二次尋找,發現伊人,仿佛在水中小洲。

第三次尋找,發現伊人,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找了三次伊人,找到了沒有?結果是還沒有找到。

這就更加的強化了這種思念的情緒。

如果用小朋友的眼光去理解,就是,我很想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我第一次找他,沒有找到。第二次找他,又沒有找到。第三次又去找他,仍然沒有找到。

他是這樣的吊我的胃口,讓我更加的想找到他。如果我們從這樣的角度這樣去理解,這首詩就變得非常的容易理解。

所謂伊人,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說,《蒹葭》表現了“企慕之情境也”,“蓋匪徒兒女之私也”。

錢老的意思是說,萬不可把《蒹葭》狹隘地理解成隻是表達兒女之情的情詩。《蒹葭》一詩用比興手法表達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理想,所描寫的不是某一具體的人物,也不是某些具體事件,而是涵蓋了人類情感活動的共同模式: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苦苦相思探求的過程。

“伊人”究竟是賢臣還是美女,都無關緊要,無論思賢臣還是思美女,詩人隻是執着于自己這一份追尋,讀者也會覺得這執着之思是這樣彌足珍貴。

形象永遠大于思維,從接受美學的觀點看,好的文學作品,人們對它的主題的理解往往存有歧義性,每種解釋都有它的合理性。)

由于我們不是學術研究考證,我們是講怎樣寫作文。從這首詩裡,我們抽絲剝繭,或者說去皮去肉,隻剩下一個叙事的框架,那就是,作者想找一人。第一次找,沒有找到。第二次找,還沒有找到。第三次找,還沒有找到。于是就更加的思念伊人。

這種三次都沒有找到的方法,也是一個很好的寫作套路,或者說是一個很好的布局謀篇的範例。

我們以作家樊富庚的報告文學《追老姚》來談一談,怎樣運用這種找不到的方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

補充介紹一下。樊富庚,曾經做過上海市文學刊物《萌芽》的編輯,就是舉辦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萌芽》,就是韓寒獲獎的那個《萌芽》。報告文學《追老姚》發表在1956年6月的《人民文學》雜志。那時候,小朋友們的爺爺都很小。

下面就聽老師讀一讀,作家樊富庚的報告文學《追老姚》的開頭部分。

該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編輯室主任交給我一個緊急任務:采訪天津鄉村郵遞員姚濯新同志。他向我豎起兩個指頭:“兩天繳卷。”

初春天氣,一連下了幾天幾夜的雨,天還是虎起個臉,那麼陰沉沉地,風,象許多把快刀子,使勁地割人的皮膚。我坐了汽車又坐三輪,轉了差不多兩個鐘頭,才在一個村子的拐角處找了他的工作地點:“李七莊郵局”。一順四間屋,靠右邊正在蓋樓房,門口盡是雨後的污泥,害得我一進門就滑得摔了一跤。 “有什麼事同志?”屋内閃出一個矮個子,挺和氣地問我。

我正沒好氣,便說:“找你們局長!”

“我就是。”

“啊?”我吃了一驚,連忙掏出介紹信,說明我的來意。

他顯得很高興:“老姚真值你們結結實實寫一下。”但他一會兒又皺起了眉頭,“他一早就下鄉啦,怎麼辦?

冒着刺骨的寒風,踏着泥濘的道路,被采訪者一早就下鄉了,記者怎麼辦?從标題看,他追去了。那麼,他追上了沒有?路上有什麼周折?你不想知道嗎?

作者以“追”的方式把全篇材料組織起來,設計了一個追訪老姚而屢屢不見的情節,通過老姚郵路所經的機關、學校、農村的人們對老姚的評價和叙述,一直到作品的最後,采訪者還是沒有見到老姚其人。

但就是在這一次次的不見之中,通過老鄉們的反映贊揚,從側面凸現出了老姚這個不尚言談,不怕辛勞,樂于助人,心系山民的先進郵遞員的鮮活形象。

三次找老姚都沒有找到,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這就是典型的側面描寫的方法。

關于側面描寫。我們古代有一首詩《陌上桑》講一個姑娘叫羅敷。

作者是怎樣寫她漂亮的呢?“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擔子捋着胡子(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希望引起羅敷對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以緻于農活都沒有幹完,回來後相互埋怨,隻是因為仔細看了羅敷的美貌。”

羅敷究竟長得有多漂亮。沒人知道具體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從别人的表現中體會到—羅敷真是漂亮啊!

作家們寫人漂亮,寫西施姑娘,用一個詞語“沉魚”側面描寫;寫羅敷漂亮,用一段話側面描寫。

而這篇《追老姚》,用一整篇文章側面描寫,這就是構思的巧妙,布局謀篇的經典。《追老姚》這篇作品,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以後,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很快就被譯成了多國文字,選進了各種選集,成為建國初期人物特寫中的一篇典範之作。可以說隻有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我們學寫作文,可以在寫人的作文中運用這種技巧。比如說,我們可以寫一篇作文,《追校長》《追老師》《找不到的班長》《找不到的三好學生》等。都可以采用這種,側面描寫的辦法。下面我們結合每個題目簡單講一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