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黃巾賊領袖韓忠以十萬人割據宛城,朝廷命令朱隽率領八千人征讨。
朱隽修築工事,堆起一座和城牆一樣高的土山,然後擊鼓命令攻擊城西南。黃巾賊都集中于城西南。
朱隽卻親自率領精兵五千攻打城東北,乘虛而入。
韓忠隻好退入内城,乞求投降。
當時的司馬張超等認為可以接受韓忠的投降。
朱隽說:“不能接受投降。現在天下太平,隻有黃巾賊造反,接受他們的投降就是助長反叛的氣焰,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朱隽下令急攻,失敗了。
朱隽就登上土山觀察敵情,對張超說:“我現在明白了,敵人被包圍了,我們又不接受他們的投降,跑又跑不了,隻能頑抗到底了。不如我們撤去包圍,讓士兵入城。韓忠看見包圍撤去,一定會想辦法逃跑。賊人一旦出城就沒有戰意了,那個時候想要擊潰賊人就非常簡單了。”
朱隽就下令傑出包圍,韓忠果然出逃。朱隽趁機攻打韓忠,擊破了韓忠。
原文
黃巾賊黨韓忠,以十萬人據宛,诏朱隽以八千人讨之。
隽張圉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内,鳴鼓攻其西南。賊悉衆赴西南,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子城,惶懼乞降。
時司馬張超等議聽之,隽曰:“不可!今海内一統,獨黃巾造逆,納降徒長逆萌,非長計!”急攻之,不克。
隽乃登土山望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外圍周固,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不如撤圍,并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
即解圍,忠果出,因擊,大破之。
補
韓忠,東漢末年黃巾軍将領。
朱隽,即朱儁,東漢末年名将,封錢塘侯。他平定膠州叛軍,又平定黃巾。
感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是卻不是那麼容易實踐。
就是我們一定不要把敵人逼到一個死地,讓他沒有路可以走。一個走投無路的人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困獸猶鬥”的故事,不得不了解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