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8日訊(記者 田甜 實習生 周旺 視頻 實習生 高雲柯)廢棄輪胎的歸屬地是哪裡?垃圾場還是回收站。來自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将廢棄輪胎改造成色彩斑斓,新奇可愛的玩具。被賦予“新生命”的廢棄輪胎,成為鄉村孩子們眼中的香饽饽。
今日,記者在長沙望城區白箬鋪鄉,見到了這群熱衷于改造廢舊輪胎的大學生。
巧手改造,廢棄輪胎變身新玩具
“快來,這裡有青蛙坐椅。”
“哇,這裡還有小象的小圈圈”
28日上午,望城白箬鋪鄉大坪空地上響徹着孩子們清脆的笑聲。歡樂的來源,正是剛被改造完成的廢舊輪胎。
“來到這裡是因為學校組織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次改造廢舊輪胎共有11名同學參與。7月20日開始制作,直到昨日才算是正式完成。孩子們的表現我特别滿意,作品的呈現效果也令我欣喜。”說起孩子們的創意改造,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老師文衛民滿是欣慰,“同學們讨論多日,集思廣益,終于确定了以‘兒童友好’為主題的廢舊輪胎改造方案。”
選材、清洗、着色、拼接……盡快夏日酷暑,大家的熱情依舊沒有絲毫的減退。
“改造廢棄輪胎看似簡單,真正操作起來還是很難的。首先要将改造方案用三維圖制作出來,放置在實地環境中檢驗方案是否合理。完成之後就要開始挑選最合适的輪胎,進行切割、鑽孔、組裝最後就是上漆設計造型了。”文衛民介紹,僅用7天的時間,屬于當地孩子們的新樂園終于完工。
收獲滿滿,體會到了真正的學以緻用
“其實我們這個專業是很需要實踐的,不能拘泥于書本和課堂上的知識。實用到生活中,對我們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11人團隊成員鄧贻深有感觸,原本隻能在制圖工具中完成的改造,終于被制作成實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看見孩子們激動的表情,對着新玩具尖叫蹦跳,我才真正感覺到了什麼叫做學以緻用。”鄧贻表示,未來他會和團隊參與更多的公益活動,讓所學成為有用。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