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的野心超乎你的想象。
自從2015年看準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的機遇,朱江明這位“超級工程師”便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這位曾經的大華CTO不滿足于再造一個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市值600多億元的大華,而是希望将零跑打造成一個千億級企業。
野心在實現之前,聽起來都像是妄想。當其變成現實,便會被稱為曾經的夢想。從S01到T03,從C11到C01,從最初的生物識别技術到自研芯片……磨劍七年,零跑終于找到了在動力電池3.0時代實現領跑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可能性——智能動力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
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介紹零跑CTC技術(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如果我們将動力電池的發展曆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最初的1.0階段現在回頭去看問題多多,零部件多、系統成本高、無法靈活進行電量與電壓配組……都是制約了産品技術提升的原因;到了2.0時代,CTP大模組技術大行其道,體積利用率提升了15%至20%,零部件數量減少了15%到20%,生産效率也借此提升了30%;截至目前動力電池技術最大的突破便是3.0時代标志性的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它在CTP大模組的基礎上将零部件數量進一步減少了20%,結構件成本降低了15%,整車剛度提高了25%,達到了高度集成化與模塊化。
簡而言之,CTC就是cell to chassis的首字母縮寫,指的是将電池、底盤與下車身進行集成設計,通過減少冗餘的結構設計,有效減少零部件數量,在提升空間利用率和系統比能的同時,車身與電池結構互補,使電池抗沖擊能力及車身扭轉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必須厘清的是,CTC并不是CTP的升級版,CTP并沒有突破電池包的限制,而CTC則直接涉及到整車最關鍵的核心部件——底盤,這是以往在電池領域占主導地位的電池企業無力獨立完成開發的整車廠商核心優勢所在。
零跑CTC技術-做到 less is more(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平心而論,發布國内首款可量産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的零跑,并不是這條賽道上唯一的選手。在今天之前,與CTC發生關聯的還有另外幾個更為響亮的名字——特斯拉、甯德時代、大衆、沃爾沃以及衆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畢竟業内公認的一點就是CTC的出現将改變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分工,具備技術研發優勢的OEM将掌控更多主導權。
特斯拉在18650時代的代表産品Model S有着14或者16個模組,到了21700時代的Model 3便減至4個大模組,及至4680主打之時便會是CTC解決方案。沃爾沃的第三代電池集成走的也是CTC技術路線,将電芯集成在一個箱體之上,電池包的上蓋是座艙的地闆,下方就是一體水冷,如此一來,電芯殼體可以在設計中兼具結構件的功能。
在這條賽道上,如果想要抄近路走捷徑,一定會被這些更加強大的玩家甩在身後,好在零跑自品牌創立之初便确立了走一條短期最難但長期正确的全域自研路線,以技術創新構築企業底層核心競争力。正如朱江明所說:“零跑的創新一定要基于電動車和燃油車的差異去創新,而不是盲目地去搞創新。”
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組成圖(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零跑在CTC技術路線,走上一條先發、不跟随、原創的道路。
自朱江明在2016年從手機電池由分離式變成機身一體化中獲得靈感進而提出CTC概念之後,零跑在2018年便成為行業内較早完成CTP大模組方案的整車企業之一。2019年到2020年的兩年時間裡,零跑完成了兩版CTC技術的工程實踐方案叠代,初步完成了CTC方案的設想。終于,零跑在2022年成為全行業内最早實現CTC電池底盤一體化量産技術落地的企業之一,将此前被認為有可能最早完成這一技術量産落地的特斯拉甩在身後。
就在五個月前,國務院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25)》,強調要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出研發新一代模塊化高性能整車平台,攻關純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設計、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技術。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哪家整車企業在CTC這條賽道上跑得最快,就最有可能赢得先機。
欲速則不達,這是颠撲不破的道理。零跑在CTC研發、量産落地的路上跑得又快又穩。
在CTC之前,換電模式與滑闆底盤也都是最為熱門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技術解決方案,換電模式為用戶帶來的便利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汽車底盤設計的複雜性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總成結構極為複雜,換電模式要求電池總成必須具備比充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更多的加強結構才能滿足足夠的機械強度,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安全。但是如此一來,車身的輕量化與安全性便成為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
至于過去一年中爆火的滑闆底盤則是将非承載式車身、線傳轉向/制動系統與電池包和底盤一體化糅合而成,其優勢在于依托非承載式車身的結構特點,車企可以獨立開發車身的上半部分;線傳的操控系統使得傳統的轉向柱在設計中消失,便可以讓車身的上下兩部分取消機械的硬連接,設計時的靈活度更高;電池包與底盤一體化的結構能夠使得安全強度更高。
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透視圖(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曾經有一種聲音認為滑闆底盤将使得車企不再研發底盤,但是對于更為複雜的CTC技術來講,後者是融合了三電系統的動力域、熱管理、電子電氣及智駕等系統的高度模塊化的集成體,在技術路線上比滑闆底盤更進一步。滑闆底盤很好,但它在技術上或許天然适合被整合成為CTC的一部分。滑闆底盤的底盤與車身并非同步開發, 車身安全需要為此做更大冗餘,CTC在這一點上是更優的解決方案。
難道CTC就是完美的技術解決方案了嗎?唯物主義者的常識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完美”可言。對于CTC來講,最為對立的矛盾莫過于電池包結構上集成化與模塊化之間的沖突。零跑研發團隊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電池與底盤一體化結構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CTC雙骨架環形梁式結構首次出現,它将電池骨架結構與底盤車身結構合二為一,既是車身底盤結構又是電池結構,整體結構效率更高。與此同時,CTC技術利用車身縱梁與橫梁形成完整的密封結構,這意味着可以借用底盤基本結構實現電池密封,相對于傳統汽車而言是一記妙手。這種結構創新也為零跑旗下未來使用這一技術的所有車型帶來更高的安全保證。
零跑科技電池産品線總經理宋憶甯發布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對于零跑而言,CTC的出現在未來将成為新生代車型的能量母體,高适配性的特點使其與整車的匹配性極高,可以快速柔性化批量生産,高度集成化與模塊化的設計又能幫助零跑跨平台适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個級别的不同類型車型。
這對于已經有四款車型的零跑來講,是未來産品快速叠代的有力保證。這一技術還能做到兼容智能化與集成化熱管理系統,不久的将來還能兼容800V高壓平台以實現400kW超級快充,甚至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中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裡以上的“加油式”充電。
零跑用戶未來對CTC技術最為直觀的感受便是車内的駕乘空間更為寬敞。當電池包與車身之間的安裝間隙消失之後,車身的垂直空間得到了10mm的提升。不要小看這1厘米,它對于改善用戶在車内的頭部空間體驗有着不小的幫助,當我們常說坐在車内時頭部空間隻有三指或四指時,1厘米便是三成左右的增幅了。
智能動力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是零跑閉門鑽研了七年的結果,為此完成了設計、驗證、工藝、工裝等環節的30多項關鍵技術突破,并經曆了30餘項近乎苛刻的實驗,其中8項的測試标準遠超國标。事實證明,零跑的CTC技術經受住了最嚴苛的考驗,在空間、續航、性能與安全方面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以往當一項先進技術亮相時,離量産落地總是會有一段時間。用戶剛剛被刺激得熱血澎湃,随後便在漫長的等待中被耗得熱情全無。這一次,零跑将全球首款搭載CTC技術的量産轎車C01幾乎是同時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如果零跑是憑借過去七年中的全棧自研吸引了你,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款零跑C01,畢竟它代表了當下零跑的最高技術水準。在它的核心賣點“1357”中,CTC便是首當其沖的那個“1”,憑借這一核心技術,零跑C01較同級别車型為用戶帶來了更大的駕乘空間、更長的續航裡程、更強的性能表現與更高的安全系數。
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介紹零跑C01(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按照零跑一貫的定價策略,用戶可能隻需花上20萬元便能在性能上享受百萬級豪車的體驗。
這便是零跑C01帶來的國内同級别電動轎車3秒級零百加速的最快表現,在這個成績背後是零跑自研的三合一油冷電驅總成在起關鍵作用,加之溜背式車身設計與隐藏式門把手帶來的Cd0.226超低風阻和整車輕量化減重5%兩大要素的出現,使得零跑C01的性能表現極為出色。當你坐在方向盤後,恐怕要不斷提醒的一件事就是要“管住右腳”。
對于一款以滿足家庭需求為主要訴求的中大型轎車,空間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
零跑C01的車身長度超過5米,軸距接近3米,後排腿部空間達到319mm,單從各類數據來看便已經是同級别的領先水平,即便是身高一米八的九頭身大長腿,也不必擔心伸不直腿直不起腰。
至于那些在後排為寶寶換尿不濕等極限操作,也難不住零跑C01 。此外,496L的後備箱空間意味着什麼?同時裝下一輛嬰兒推車、一個巨大的媽咪包還有其他的玩具對于零跑C01來講都不在話下。
接下來便是一輛電動車備受用戶關注的續航裡程問題了。
700公裡,不,700 公裡,這便是零跑C01給出的答案。受益于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零跑C01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部署電池,于是便有了C01搭載的90kWh超大容量動力電池。
加上零跑自研的AI BMS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在電池安全、壽命與性能等層面帶來的全方位提升,得以基于慣性數據的強化學習實現能源的最優化分配,以提供更好的經濟性。
此外,在這一系統的支持下,零跑C01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的用車習慣與充電習慣,進行實時的故障檢測與熱失控預警,還能基于大數據分析與電池曆史狀态實現對智能電池進行全時安全預警,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的自燃風險已經無限趨近于零。
1357,隻是零跑C01的用戶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表現,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是其背後默默支持着産品升級的技術平台。但是對于零跑的用戶而言,他們隻需享受一款出色的産品帶來的體驗即可,背後的一切交給始終在默默付出的零跑研發團隊就好。
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宣布将對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免費開放共享(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今天的零跑汽車與初創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2022年1月8085台的交付數量同比增速位居造車新勢力頭名;3月交付10059台,環比增長193%,首次突破了月度交付萬台大關;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已經累計交付21579台,月交付量同比實現連續12個月超200%增速。
此刻的零跑,距離朱江明千億市值的夢想還有距離,與那句“超越您的期待”slogan卻并不遙遠。通往野心與夢想的路或許還會很長,但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将是最為堅實的一塊基石。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王振超、崔志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