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堂化學課上,郫都四中老師吳佳玲抛出一個疑問:“為什麼補鐵劑不能和濃茶同時服用?為什麼維生素C與補鐵劑同服效果會更好?”對于高二的學生們來說,“鐵元素”的相關知識點并不陌生,但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知識應用型問題,還是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郫都四中化學學科的項目式課堂
于是,一場有關“鐵元素”的項目式學習就此展開。學生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單位,分為5個小組進行學習探究。學生們分組找到“學習小夥伴”,組建好“學習群”之後,這場知識探索之旅就此展開。
學科與知識的奇妙聯系
引發學生的一場知識大“Pk”
“補鐵劑含有鐵離子。”“不,應該是有鐵離子,又有亞鐵離子。”在郫都四中的一間教室裡,不斷傳出學生的激烈讨論聲。在最初的課時,學生們通過收集資料,提出了各個小組的猜想,接下來每個小組要設計出各自的方案來進行驗證,一場圍繞鐵元素的知識較量開始了。
每個小組都有明确的分工,每個學生都有承擔的“角色”:有負責收集補鐵劑産品的,有查閱相關資料設計試驗方案的,有做項目彙報PPT的……其實這是郫都四中化學老師吳佳玲“鐵元素”項目教學的第一步——通過抛出課題,撬動學生的學科思維,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探究的興趣。
學生分組做實驗展開自主探究
到實操階段,很多學生都發現自己設計的方案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如實驗用品選擇不當、實驗步驟不正确等,都會對實驗效果造成影響。這時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顯得至關重要,學生們通過相互的讨論和辨析,很快調整了方案并進一步優化,這樣的交流過程也讓學生得到了不少“意外收獲”,如有小組發現,之前設計的實驗用品制備過程不環保,可用生活中常見的84消毒劑稀釋後代替。
有趣的是,在項目學習的最後收官,是每個小組對自己的項目探究過程進行交流彙報。在這裡,學習的評價不再是老師的“專屬”,學生們也可以進行互評。其他小組成員有權對每個彙報小組提出“質疑”,學生需要解答這些疑問,這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控能力也是一種有效的“檢測”。
小組學生代表做項目彙報
從方案确定——實驗驗證——交流反思,為時一個月的項目式學習就此完結。這一項目式學習課程,幾乎将高一年級的“鐵及其化合物專題”的大部分知識點涵蓋其中,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學生不僅僅複習到有關鐵元素的知識内容,也發現了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奇妙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靈動三元”課堂模式
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
事實上,這堂化學課是郫都四中積極推行的“靈動三元”教學模式的一個“縮影”,在這個教學模式中,老師與學生不再單是“教”與“學”的關系,老師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通過抛出研究課題,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學會自主解決問題的同時,對自己的學科思維、知識點等方面進行“自我檢測。”
吳佳玲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自我檢測”
這樣以“學生為主”的探究課堂,極大地培養了學生全方面的綜合素養:方案确定過程中對信息整理、學科素養、知識拓展、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證據推理中實現對學科核心素養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培養等。
近年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落地與實施,郫都四中聚焦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以“注重個體發展”為準則,探索出“靈動三元課堂導學模式”。“靈動三元”具備課堂體系中建構系統、實踐系統、評價系統和反思系統四個方面,以 “靈動”為課堂核心價值追求,以心動元、主動元、互動元“三元”為操作措施,實現學生在課堂上學有路徑、學有方法、學有信心的目的。
成都市教科院專家參加靈動三元助學課堂課題推進會
從《高中靈動三元課堂導學模式的實踐研究》這一“十二五”課題開始,到成都市課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靈動三元助學課堂實踐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郫都四中不斷優化并推動“靈動三元課堂”的落地實施。前置學習階段,教師結合學情确定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提前安排學生預習;課堂上給學生提出明确的學習目标,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分小組開展教與學的互動合作,通過組内相互質疑争辯,深入探究,合作攻關後展示成果,達到理解掌握、融會貫通的目的。
這樣的課堂,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交流,這樣的課堂也能體現“學生主體”教學觀,這樣的課堂,更加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感情投入和互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