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廣西有哪些常見的毒蘑菇?
我們又應當如何辨别并進行預防?
毒蘑菇中毒主要有哪些臨床表現?
該如何對毒蘑菇中毒的人進行急救?
6月1日
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所所長
主任醫師蔣玉豔接受采訪
對毒蘑菇中毒防控
相關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所長、主任醫師蔣玉豔接受采訪。
今年1-5月份,全區共報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7起(其中,3月份2起、4月份1起、5月份14起),中毒人數67人,主要發生在家庭,原因是自行采摘引起的誤食。毒蘑菇中毒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廣西每年基本是從3月份開始,5-6月份是中毒高峰,持續到9月份甚至到11月份。
廣西目前常見毒蘑菇種類
我國野生蘑菇資源豐富且具多樣性,已知蘑菇種類估計在4000種以上,其中毒蘑菇有400多種,而廣西境内的水土和氣候都十分适合蘑菇的生長。近年來,在廣西引起中毒的常見毒蘑菇種類主要有大青褶傘、日本紅菇、殘托鵝膏、小毒蠅鵝膏、假褐雲斑鵝膏、絲蓋傘、鬼傘、馬勃、牛肝菌、近江粉褶菌、灰花紋鵝膏、亞稀褶紅菇等幾十種。其中,如:
1.大青褶傘:全區各地分布,是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見的毒蘑菇,常生長于公園或小區草坪上,菜地裡,路邊草地、荒地,甚至是垃圾堆旁,成了離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種類,主要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如5月30日媒體報道的引起南甯一家三口毒蘑菇中毒的種類就是此菌。
2.日本紅菇:全區各地分布,主要生長于闊葉樹枯木或倒木上,晚上可以發出白色熒光,主要引起胃腸道症狀。今年3月份全州發生兩起共14人中毒事件。
3.殘托鵝膏、小毒蠅鵝膏:全區各地分布,含異噁唑衍生物毒素,神經精神型,主要引起惡心、嘔吐、頭暈、興奮、嚴重者出現昏迷、抽搐等,5月份在橫州市、平樂、昭平等地發生多起。
4.假褐雲斑鵝膏:全區各地分布,生長于各種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地上,可引起髒器的損害,主要攻擊腎髒,造成急性腎衰竭等。2020年6月天等縣發生1起23人中毒,3人死亡的事件。5月31日三江也發生1起2人中毒事件。
5.絲蓋傘:全區各地分布,生長于闊葉林,中毒表現為由毒蕈堿引起的典型副交感神經刺激症狀,如流汗、流淚、流涎,5月份在橫州市、東蘭、上思等地均有發生。
6.亞稀褶紅菇:全區各地分布,6-9月份生于闊葉樹、針葉樹或針闊混交林地上。該菌受傷後或者幹後會變得像火炭一樣黑,因此與可以食用的稀褶紅菇和密褶紅菇被老百姓統稱為“火炭菌”。該種可導緻橫紋肌溶解,是我國引起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劇毒蘑菇之一。近年來,該菌在我國造成幾十人死亡,病死率甚至可以超過50%。2021年9月在興安發生過1起4人中毒1人死亡的事件。
毒蘑菇中毒主要臨床表現
01
胃腸炎型
多在進食後10分鐘-2小時發病,胃腸道症狀,預後良好。如大青褶傘、日本紅菇、鬼傘、馬勃等。
02
神經精神型
多在進食後10分鐘-6小時發病,主要出現多涎、流汗、精神症狀、幻覺等,嚴重者出現昏迷、抽搐,預後良好。如殘托鵝膏、絲蓋傘、裸蓋菇等。
03
肝腎損害型
潛伏期長,多在進食後數小時-30小時發病,有假愈期,死亡率高。如緻命鵝膏(俗名“白毒傘”)、灰花紋鵝膏、假褐雲斑鵝膏等。
04
橫紋肌溶解型
多在進食後10分鐘-2小時發病,早期胃腸道症狀,6-12小時出現醬油色尿、肌肉酸痛、肢體無力等橫紋肌溶解症狀。可導緻急性腎衰死亡。如亞稀褶紅菇等。
05
光敏性皮炎型
潛伏期較長,最快食後3小時發病,一般在1-2天發病,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等日曬傷樣症狀,日光照射後症狀加重,預後良好。如葉狀耳盤菌(像黑木耳),廣西有分布。
毒蘑菇認識之誤區
誤區一:顔色鮮豔的蘑菇有毒,顔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顔色和形狀不能簡單區别蘑菇是否有毒。灰花紋鵝膏、緻命鵝膏等劇毒蘑菇,其顔色為灰色或白色;雞油菌、大紅菌等顔色鮮豔且美味可口。
誤區二:蘑菇跟大蒜、銀器等同煮,顔色變黑有毒,沒變色就無毒。
錯!蘑菇毒素不能與銀器等發生化學反應,也就不能産生顔色變化。如鵝膏毒素就不能發生顔色反應。
誤區三: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蘑菇有毒無毒主要看該種類是否有毒,通常與生長環境沒太大關系。
誤區四:受傷變色或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受傷變色或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屬的特征,不能僅憑受傷變色或有分泌物來判斷蘑菇是否有毒,如奶漿菌是美味的食用菌。
誤區五:生蟲、生蛆的蘑菇沒毒。
很多昆蟲、動物對毒素的吸收和作用與人是不一樣的。很多劇毒的蘑菇如緻命鵝膏成熟後很容易生蟲、生蛆。
誤區六:去年這個地方采的蘑菇吃了沒事,今年在這裡采的同一蘑菇怎麼中毒了,是不是蘑菇變異了。
錯!是因為采了外形很相像的另一種毒蘑菇所緻。毒蘑菇種類繁多,極易與可食種類混淆,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很難從外觀形态上區分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無毒的。
毒蘑菇中毒急救要點
目前世界上尚無治療毒蘑菇的特效藥,唯一辦法就是早治療,臨床治療為對症支持治療,不同種類的蘑菇引起的中毒,其治療方法有一定的不同,總的原則:催吐、洗胃、導瀉、吸附、血液淨化等。
現場中毒急救措施:
1.催吐: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盡快催吐。可用手指摳咽部或用器具壓迫舌根部引起嘔吐,可反複多次,盡量把胃内容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物吸收。
2.立即就醫:中毒後立刻到正規醫院救治,最好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以便鑒定種類,确定治療措施。
毒蘑菇中毒預防方法
01
最好的預防中毒方法是:不采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
02
不認識的蘑菇不要吃。
03
吃蘑菇不要同時飲酒。
04
最好不要吃雜菌。
05
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鞋(菌托)的蘑菇多有毒,盡量不吃!
↓↓↓
附上廣西常見毒蘑菇照片
以下組圖請收藏!
切記!勿采!勿食!
(點擊查看大圖)
大青褶傘(有毒)
大青褶傘(有毒)
日本紅菇(有毒)
殘托鵝膏(有毒)
殘托鵝膏(有毒)
小毒蠅鵝膏(有毒)
球基鵝膏(有毒)
亞稀褶紅菇(劇毒)
絲蓋傘(有毒)
假褐雲斑鵝膏(有毒)
假褐雲斑鵝膏(有毒)
絲蓋傘(有毒)
有兩種蘑菇可食
如若不能确認種類
請勿随意食用
稀褶紅菇(可食)
密褶紅菇(可食)
珍愛生命
遠離毒菇
轉自丨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來源: 廣西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