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作為國内數一數二的頂尖知名高校,每年争考本校研究生的高手如雲,今年也毫不例外。僅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進入複試的52名考生中,初試超過400分的就有24人,相對于初試難度,真可謂神仙打架。然而,初試成績排名靠前,并不代表着可以成功被錄取,還要加上複試成績,按比例折合成綜合成績才能擇優錄取。
近日,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複試結果公布,結果拟錄取36人中,11名400分以下的考生逆風翻盤,其中初試成績排名倒數第一——375分的考生,複試得分90.25,取得綜合成績排名25名的好成績,成功上岸,而初試成績413分的考生,卻因複試成績隻有70分而無緣浙大,除了初試成績413分的這位考生,超過400分的考生還有3位因複試成績太差而落榜。
面對這看似不尋常的一幕,學長們作為過來人紛紛表示“正常”,并道出真相:
一、按浙大該院計分規則來看浙大該院按“初試分數/5*0.5 複試成績*0.5”計入綜合成績,那麼初試成績413分與375分折算下來隻差3.6分,這也意味着,在初試成績和複試成績各占50%的情況下,375分的同學,複試成績隻要高過對方7.8分即可成功逆襲,複試成績總分100,複試發揮好的同學與發揮不好的同學分數相差十幾、二十幾,甚至三十幾都是極有可能的,因此初試成績好,複試成績差被淘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有些考生進入大學後,目标明确,最早的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考研,瘋狂刷題,為了考研恨不得與考研相關的課一律不上,這樣用心準備的考生,初試成績當然不會差。
但複試内容則更側重專業素養、學術素養、科研能力、科研成就以及溝通能力、心理素質等,那些在大三、大四天天忙着上專業課,泡實驗室的名校學生,有可能根本沒充足的時間備戰考研,因此他們的初試成績并不高。但在複試中這部分能力就能充分顯現出來,複試分數高也就成為必然。
大多數985名校考生,在大三大四學業都會特别緊張,在上專業課,要在實驗室做實驗,要準備畢業論文,考研準備的時間相對就少,而有些非重點本科院校的考生專業課并沒有那麼緊張,在大二至大四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考研,這樣一來,不同院校的考生初試成績也會有所差距,而這一差距并不能證明學生素質的好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理解考研複試的重要性,它是導師選擇人才,選擇合作對象的關鍵考核,對判定該生是否适合自己的科研項目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考研不可缺少的考核部分。
總之,曆年來初試成績低同樣可以逆風翻盤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也給準備考研的學弟們提供了可靠的經驗:
一、越是重點高校,越注重複試考核,初試成績再高也不能懈怠,竭盡全力做好準備才是正道。
二、複試更注重對個人專業水平、科研潛力、科研能力、英語水平以及心理素質、性格品性等方面的考核,要想複試過關,在本科學習期間就要注重這方面的實踐。
三、本科期間打好基礎,上好專業課,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及時選擇科研方向,做好科研活動,在複試中,永遠藏不住的是實力。
四、充分的準備,做到知己知彼,可以讓自己在複試中心态平衡,自信,從容應對導師的問題,複試成績也就不會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