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角龍是一種小型恐龍,它是一種角龍亞目下的纖角龍科恐龍,體長一般在1.8米左右,傾角龍是一種小型植食性恐龍,第一批恐龍化石在北美洲發現,傾角龍的眼眶下長有三角形骨骼,這是其外形上最為獨特的地方,下面就來了解下這種恐龍。
傾角龍(Prenoceratops)生存年代:距今8300萬年 ~ 7400萬年前的晚白垩世。
1、傾角龍的化石

傾角龍的化石發現于北美洲,這批化石埋藏于美國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地層,科學家判斷它很可能是生存于白垩紀末期的坎潘階時期,距今大約7430萬年前的時期,在這一地層中僅僅隻有傾角龍一類新角龍類恐龍。
不過,在2004年的時候,傾角龍才第一次被命名和正式描述。
2、傾角龍的體型

傾角龍在角龍類恐龍中屬于體型較為迷你的物種,體長最多隻有1.8米左右,體型在目前已經發現的770多種恐龍中排在第587位,甚至不如一隻山羊大。
在體型上與傾角龍相接近的恐龍,主要有馳龍、短角龍、虛骨龍、足龍、纖角龍及拉伯龍等。
3、傾角龍的外形

傾角龍的嘴巴呈現鹦鹉鳥喙狀,鼻骨是非常内收的,上颌骨比下颌骨更長,顱骨的側面可以看出有着明顯的傾斜,它的眼眶下部有一塊非常獨特的三角形骨骼,三個點正好分别位于眼眶的下方、顴骨以及嘴角位置。
由于它是較為原始的新角龍類恐龍,它的身體關節也是極為簡單的。
4、傾角龍的生活習性

傾角龍和大部分角龍類恐龍一樣,都是屬于植食性恐龍,這種恐龍生活的白垩紀時期開花植物并不是非常多,傾角龍很可能和同時代的其他角龍一樣,主要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比如堅硬但有韌性的蕨類植物、蘇鐵以及松柏類樹葉等,并且它們鋒利的鹦鹉鳥喙狀嘴巴更合适切割針葉或者樹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