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的寶媽群又炸了
“我家寶寶又流鼻涕了,
流清鼻涕該吃什麼呢?”
“流黃鼻涕是不是感冒?”
“一直流鼻涕會不會變成鼻炎呀?”
好嘛
你知道不同顔色的鼻涕
說明了什麼嗎?
鼻涕的不同顔色
可以反映出人體的不同狀态
我畫了一張圖,大家一起看看吧
通過上圖我們能了解到,不是所有的鼻涕都是感冒。
所以家長不要一看到鼻涕就手忙腳亂。
比如粉/紅鼻涕,大多和氣候幹燥,鼻粘膜破損有關,可以吃點秋梨膏棒棒糖,滋陰又健脾,小朋友會又愛吃。少量血,不長期流不要緊,但如果長期夾有血或者紅色、大量血要及時就診。
再比如像棕/黑鼻涕,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大多是因為吸入髒東西。
一般情況下,哭鬧、冷空氣刺激、接觸過敏原也會流鼻涕,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用擔心。
門診上還會有家長問,前天晚上打了小朋友,哭鼻子了,第二天起來就流了黃鼻涕,是情緒感冒嗎?這個不用擔心,這不是感冒,隻是鼻涕在身體裡呆了一晚上化熱變黃了而已,排出就行。
那什麼樣的鼻涕才是病理性的呢?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呢?
首先,我們來一起看看病理性鼻涕産生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衛氣是人體的保護層,衛氣強健,人體就不會被邪所傷。
如果人體虛,衛氣較弱,寒邪更容易入侵到體内,寒性收飲,毛孔就會閉塞。
又,肺主皮毛,肺開竅于鼻(你可以理解為鼻子是肺的出入口),所以人體處于自我保護的本能,會想方設法把寒邪排出去,最容易的出入口就是鼻子啦~
有些人,防禦能力較強,當下打個噴嚏就把寒邪排出去了,而有些人呢,就會有流清涕咳嗽,甚至有發熱的症狀。
病理性的鼻涕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1. 清鼻涕:感冒初期(過敏性鼻炎也會流清涕,如何區分?往下看)
感冒初期除了流清鼻涕症狀,還會有怕冷,苔白等症狀。
此時寒邪在表,隻需要發汗,給寒邪以出路即可。
我們可以通過煮生姜或蔥白水泡腳發點汗、如果鼻子不通可以用我們熏鼻包煮水泡腳,很快就好了。
另外曬太陽、用吹風機熱風吹頭頸(風池穴)、用熱水擦臉…等方式也可以幫助身體驅邪。
家長們千萬不要看到孩子流鼻涕就吃感冒藥,否則身體越吃越寒。
這裡還需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流清涕都是感冒,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狀之一也是流清涕。那我們該怎麼區分呢?
單純的過敏性鼻炎通常是沒有發熱症狀的,最典型的是早晨起來的時候打噴嚏流清鼻涕,中午會好。
2. 濃白鼻涕:感冒中期
如果流濃白鼻涕了,說明身體已經通過流出津液的方式,(如流鼻涕、流汗之類)去嘗試排邪,可是還沒能夠排出去,身體津液有消耗,清鼻涕就濃縮成了濃白鼻涕。
這時候還是可以選擇上述方式,但如果已經有黃痰的症狀就不适合了。
3. 黃/綠鼻涕:感冒中後期
感冒中期,以上症狀會加重,鼻涕、痰會變得更加濃稠,有些小朋友還會喉嚨痛,因為寒邪在體内較久,郁而化熱。
雖然這時候流出來的是黃鼻涕,但本質還是寒。一般情況下,純熱病是比較偶發的,常見有熱者多因滞,而滞者皆因寒。
有的小朋友流清鼻涕,吐黃痰,這就是“寒包火”的症狀了,大多數情況下可能還會伴有高燒。
所以這時候我們不能光顧着發汗,要寒熱兼顧,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就是典型的寒熱并治藥,其中,麻黃是溫熱的藥物,能夠使人發汗,是用來散外寒的;生石膏是一味涼藥,是用來清裡熱的。
如果小朋友發高燒并且不出汗,就趕緊去藥店裡買這個“麻杏石甘合劑”,或者去醫院就診。
病情沒那麼嚴重的,可以去藥店選些中成藥,看成分,要有散外寒的麻黃、蘇葉等,同時也要有清裡熱的生石膏、雙花、連翹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門診上有很多孩子,是因為家長的疏忽,病情才嚴重的。
這裡家長需要特别注意,小兒是純陽之體,本來就是陰虛火旺的體質,寒邪郁而化熱會非常快,有可能早上是清鼻涕,中午就變黃鼻涕了。
所以家長不要拖延病情,反應一定要迅速,最好寒邪在體表時,就把它趕走。
其實人體的每一個異常表現
都在提示身體的問題
要記住
人是萬物之靈
人體本身就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了
每一個不同的症狀結合表示着不同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提倡父母學中醫的原因了
中醫能告訴你每一種症狀
每一種組合
都代表着什麼
所以,我們不能單單隻通過一種症狀來判斷病情
鼻涕顔色隻是初步判斷的一個參考
具體用藥還需結合身體其他的各個症狀
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父母要做的
是盡可能觀察到不會正确表達的孩子身上的
異常表現
把病邪抵擋在源頭
加油,父母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