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河南林科院院長

河南林科院院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5 16:08:22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今年春節和元宵節,展現河南文物資源的《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節目一經播出大受好評,有網友引用這句詩表達贊歎。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是幕後團隊成員之一,他表示,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傳統與創新的融合,才使得這兩個節目如此“出圈”。

今年全國兩會,馬蕭林帶來了多個提案,他建議考古學與自然學科、人文社科多交流,從而拓寬視野;同時建議提高文物保護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産。

河南林科院院長(對話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1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受訪者供圖

建議考古學與自然、人文學科多交流 拓寬國際化視野

新京報:今年兩會,你帶來了什麼提案,關注哪方面的問題?

馬蕭林:我的一個提案,關于用活考古成果、增強文化自信。國家文物局實施了很多重大項目,比如“中華文化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我覺得可以對重點地區、重點遺址開展大規模調查和研究。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開門搞考古,考古學要跟其他學科多交流,比如,跟自然學科加強密切聯系,就能提高我們分析問題的能力;跟人文社會學科多交流,就能幫助建構考古學的能力。

同時,要拓寬考古學國際視野,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加強人類文明比較研究,持續開展中外聯合考古,着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眼光的中青年專家,加快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類文明認定标準、評價體系,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

另一個提案關于充分發揮文物保護員作用。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有70多萬處,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文物保護任務很重。各地可以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強對文物保護員的管理和培訓,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提高文物保護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京報:你曾經建議,要利用現代傳媒技術讓甲骨文走出“高冷”,如今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馬蕭林: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和精神财富。我在2019年提交了一個“關于進一步加強對甲骨文宣傳推廣”的提案,其中一條建議就是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宣傳推廣研究甲骨文。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甲骨文的關注和重視顯著提升,在甲骨文現代傳媒技術應用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嘗試。比如,國家博物館2019年推出的“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以多媒體和輔助展品為廣大觀衆提供了甲骨文的現代“打開方式”。

去年12月,河南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聯合研發的全國首款AI甲骨綴合産品“綴多多”投入使用,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古文字學研究領域,讓以往專業的研究工作成為普通人也能參與的活動。業内專家評價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人工智能批量綴合甲骨。去年下半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經過閉館整修,重新對外開放,在新展覽中就增加了很多科技手段和青少年喜歡的互動體驗,來解讀和展示甲骨文,更好地宣傳推廣甲骨文。

《元宵奇妙夜》制作時間隻有五天

新京報:今年的河南春晚上,展現河南文物的節目《唐宮夜宴》非常“出圈”,河南博物院一躍成為網紅打卡地,這段時間,你們每日接待量如何?

馬蕭林:《唐宮夜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和點贊,河南博物院也随之“出圈”。

我們統計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的網絡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00%以上,上榜全國十大線上本地預訂人氣景區。因為疫情原因,我們采取了預約參觀的模式,并對參觀人數進行限流管控,但春節期間,除了除夕這天接待觀衆1000人次左右,其餘每天觀衆達到8000多人次,門口排隊的觀衆綿延200多米。假期過後,周二至周五的觀衆在5000人次左右,周末有7000人次左右。

河南林科院院長(對話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2

今年河南春晚上的《唐宮夜宴》節目,播出以後廣受好評。視頻截圖

新京報:《唐宮夜宴》之後,河南衛視趁熱打鐵推出了《元宵奇妙夜》節目,同樣大受好評,能否介紹下這個節目策劃和拍攝的幕後故事?

馬蕭林:根據全網平台數據統計,“元宵奇妙夜”話題的閱讀量、觀看量超過6億,網友連呼“時間太短”“沒看夠”。其實,春節前,河南衛視已經錄制好了元宵晚會準備播出,由于《唐宮夜宴》大受歡迎,河南感受到了全國網友和觀衆的支持,《元宵奇妙夜》正是為了答謝網友、粉絲而特地制作的。

2月18日,也就是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專程到省委宣傳部調研,重點分析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等案例;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陵親自協調指導《元宵奇妙夜》節目。

後來,河南廣播電視台、河南博物院、鄭州市歌舞劇院等單位通力合作,節目主創團隊分析了衆多網友的建議,發現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傳統文化。經過反複論證達成共識,于是在2月20日也就是大年初九,決定推翻原來的節目計劃,借鑒《唐宮夜宴》的成功經驗,采用“傳統文化 現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曆史與綜藝節目結合起來,也就是以河南博物院展示的一組彩繪樂舞女俑為文化向導,同時用藝術的手法把唐代舞樂俑的生活場景及動感情愫融入作品。

《元宵奇妙夜》從創意到拍攝最終呈現,其實隻有五天時間。其中一個攝制組在河南博物院錄制,為了不影響觀衆的正常參觀,拍攝時間安排在周六、周日的晚上和周一白天。為了趕時間節點,攝制組通宵達旦不停歇。據我了解,其他攝制組也同時在鄭州、洛陽、開封、登封等拍攝。

新京報:你覺得,《唐宮夜宴》和《元宵奇妙夜》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

馬蕭林:近幾年,《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電視節目持續熱播,漢服在大街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有高考狀元選擇了“冷門”的考古學,海外網友也對中華文化産生了極大興趣。可見,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

這種背景下,傳統文化的“破圈”正逢其時,《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能夠火爆、河南博物院能夠“出圈”,并非偶然。表達方式的創新,重新喚醒了傳統文化原本的巨大魅力,傳統與創新的融合,讓優秀傳統文化一次又一次圈粉無數。

一直在思考怎麼把“傳統”與“新潮”有機融合

新京報:除了出圈的節目,這幾年河南博物院還推出了年輕人非常喜歡的考古盲盒、古錢币巧克力等文創産品,為什麼會想到設計這些商品?

馬蕭林: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實現“傳統”與“新潮”之間的有機融合,讓文物“活起來”。

河南博物院跟40餘家文創企業簽訂了授權協議,研發700多款文創産品,以“失傳的寶物”為主題的考古盲盒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喜愛,春節期間在線上一次性上架12000個,不到5天就已售罄。同期推出的一款能吃的“古錢币巧克力”也很受歡迎;《唐宮夜宴》播出後,我們又上線了仕女樂隊盲盒,同樣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河南林科院院長(對話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3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古錢币巧克力”。圖/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

這一系列文創産品的成功,給了我們信心,也讓我們更多地思考如何把文物和日常生活、文創産品結合起來,讓觀衆特别是年輕人從參觀展覽、欣賞文創産品的感受中,潛移默化地愛上傳統文化。

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正逐步成長為文化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就是這種文創用品最龐大、最活躍的購買力。所以我們在進行文創産品開發時,就将青少年群體作為重點目标人群,借助文創産品延續文物的生命力,延伸博物館的傳播教育功能,吸引他們通過另一個角度來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拉近他們和曆史文化的距離。

新京報: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博物院,你覺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馬蕭林:确實,最近社會上出現了空前的“博物館熱”,博物館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觀衆和粉絲,年輕化正成為博物館觀衆的顯著标簽。

我覺得,出現這樣的轉變,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政策層面上,國家出台各類政策文件,鼓勵創新形式,讓文物“活”起來;社會層面上,《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文博類節目成功助推了文物熱,将原本“高冷”的文物送入尋常百姓家。

新京報:想要吸引更多觀衆,博物館應該做些什麼?河南博物院未來會怎麼做?

馬蕭林:我覺得,拓展博物館IP開發,更好地活化利用館藏文物資源,讓厚重的曆史變得新奇有趣、時尚多元,讓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契合時代潮流,與當代社會生活有機融合,滿足年輕人百變的個性追求,是吸引更多觀衆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有效途徑。

具體到河南博物院,我們也有努力的方向。

比如,通過對館藏文物資源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更易于被公衆理解和接受的傳統文化要素,找尋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生活之間的契合點。還有,精準把握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等特征,放下包袱和他們真誠交流、對話,将文化産品與現代潮流有效結合,讓傳統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變得有趣起來。

同時,我們還會利用5G、AR等新技術“喚醒”曆史文物,讓“櫥窗中的曆史”走向“可參與、可體驗、可互動的曆史”,通過營造主題空間、場景體驗,盡可能縮小博物館與受衆之間的距離。

新京報記者 張暢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