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驚蟄始聞雷

驚蟄始聞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07:04:26

2020-03-05 作者:來源: 大衆日報

驚蟄始聞雷(一雷驚蟄始耕種從此起)1

□ 朱殿封

驚蟄春雷響。

農曆二月十二日(陽曆3月5日)驚蟄。

二十四節氣的各個名稱裡,驚蟄的節氣名字最有氣勢。這氣勢,寫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亦寫在宋人張元幹的《驚蟄》詩裡:“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其它節氣,無論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無論是小暑大暑,小寒大寒,雖有春暖秋涼、夏熱冬冷之意,給人感覺是平靜來,平靜去,不怎麼令人走心。隻有驚蟄例外,它以一聲并且是新年第一聲春雷,顯示了一個節氣的到來,一個節氣的力量。一個“驚”字勢如破竹,風掃殘寒,就連躲藏在地下的蟄蟲們都被驚醒了。當然,事實上是春天喚醒了蟄蟲們。

這裡贅述幾句,驚蟄起初叫啟蟄。我國最早曆書《夏小正》曰:“正月啟蟄。”漢朝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當朝因避諱而将“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被置換,“谷雨”與“清明”的順序也被置換。到了唐代,使用“啟”字已無需避諱,“驚蟄”名稱重新改回“啟蟄”。也許是時人習慣了“驚蟄”叫法,加之從唐開元十七年施行的《大衍曆》中再次使用了“驚蟄”名稱,由此沿用至今。在現今的漢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鹂)鳴;三候鷹化為鸠。”意思是說,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倉庚即黃鹂,它最早感知春陽之氣,嘤其鳴,求其友。“昔我雲别,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陸遊有“離黃穿樹語斷續,翠碧銜魚飛去來”詩句。鷹化為鸠,驚蟄節氣前後,鷹便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鸠(即今之布谷)開始鳴叫求偶。古人沒有看到鷹,而周圍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來,他們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鸠。其實這是古人的一個觀察錯誤。

如果說雨水節氣是睡眼蒙眬,那麼驚蟄節氣是萬物睜眼。此時積雪消融,大地解凍,地氣疏通,土壤抖落一冬的寒凝,舒張開周身的毛孔,等待着雨露的滋潤。空氣裡彌漫着新泥的芬芳,和風暧昧地在田野上纏綿(徜徉)。候鳥“咕嘎咕嘎”集合整隊踏上北歸的路程,留鳥“唧唧啾啾”築巢孵化迎接兒女們的新生。雷聲逶迤,轟轟阗阗,看吧,嫩嫩的草芽悄悄地鑽出地面,蔥綠的麥苗歡騰地竄出新葉,楊吐穗,柳抽芽,杏花粉,桃花紅,梨花白,蜂嗡嗡,蝶翩翩,燕飛翔,絢爛了季節,染綠了春風。蚯蚓伸長僵蜷了一冬的軀體,蟻王率衆爬出洞穴,青蛙跳下冬蟄的睡床,蛇蜥在燦陽下睜開眯縫着的眼睛。

春雷驚百蟲。大地回暖,百蟲“出蟄”回到自己從前的領地,它們四處覓食,或殃害莊稼,或滋擾人們的生活,因此驚蟄節氣民間形成了許多除蟲儀式。

驚蟄這天,山東一帶的農民會點燃清香、艾草等物,熏家中房屋的四角,以其味驅趕蚊蟲蛇鼠。或在院子裡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燒死害蟲。農婦早晨做飯前,拿起竈下的撥火棍子敲擊鍋台,發出“棒棒棒”的響聲,說是“震蟲子”。蟲子聽見敲鍋台,震得它以後不敢爬鍋台,就掉不進鍋裡了。驚蟄日若是晴天,農婦把一些衣裳拿到院子裡一件一件抖摟開,再一一使勁抖摟幾下,晾到絲繩上,說驚蟄抖衣裳,不招虱子跳蚤。抖虱子有講頭,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裡面記載:“初聞雷則抖衣,曰蚤虱不生。”

還有炒蠍子豆。驚蟄前一天,人們精心選好的黃豆用鹽水浸泡,佐以花椒、大料、茴香籽。早晨倒掉鹽水,晾幹黃豆表皮,放進鍋裡拌以細沙炒。豆粒在鍋裡噼啪作響,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煎熬時的蹦跳聲。炒熟的黃豆稱為蠍子豆,蠍子豆香酥脆鹹,十分好吃。過去鄉村生态環境好,村莊、田野裡生活着很多蠍子。蠍子毒性大,被蜇了很疼。言稱“吃了蠍子豆,一年不被蠍子蜇;吃了蠍子爪,一年不用打”。

有些農婦驚蟄這天用擀面杖敲打面瓢,邊敲嘴裡邊念叨:“賊老鼠,聽清了,今兒又到驚蟄了,勸你别把崽兒下,不聽話,非要下,十窩鼠崽九窩瞎,剩下一窩不瞎的,送給黃鼬送給蛇。”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節氣對農業生産意義重大,農民把它看作春耕開始的日子。唐代韋應物《觀田家》詩雲:“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起來”。華北地區小麥返青生長,澆水、追肥、劃鋤,“小麥鋤三遍,皮薄多出面”。棉田澆灌造墒,追施底肥,耙地保墒,“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氣”。菜園抓緊種春蒜,“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九九加一九,丁壯俱在野,耕牛遍地走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