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9 09:30:46

每經記者:楊歡 劉豔美 每經編輯:官遠星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1

圖片來源:攝圖網

“坐擁百萬大學生,武漢為什麼留不住人?”

“送錢送房送戶口”,你願意留在武漢嗎?

“武漢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

作為第一個打響“搶人大戰”的城市,武漢的成績一直不算突出,而就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3日,武漢公布了一個“啪啪打臉”的消息:

截止到2019年10月,大學生留漢人數已超100萬,這意味着武漢提前兩年完成了目标。

時間回到2017年初,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提出力争“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并喊出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的口号。

留下100萬大學生,足以令一直為“人才輸出地”所困的武漢激動一陣子了。不過,放大來看,這還隻是武漢的“小目标”。

今年5月,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在一場公開活動中透露,武漢要推動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要知道,2018年武漢常住人口剛剛突破1100萬。也就是說,還要增加900萬人,才能補上這個巨大的缺口。

從“100萬大學生”到“900萬人口”,武漢還要邁過幾道坎?

一百萬的“小目标”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2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7年1月22日下午,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洪山、江夏代表團聯組審議現場,一場熱烈的讨論正在進行。

“武漢雖然高校多、大學生多,但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流失率偏大,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流向了武漢以外的地區。”面對剛剛履新的時任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時任洪山區委組織部部長程春生直言。

一直以來,武漢都以高校衆多、大學生遍地聞名。其中絕大部分聚集在洪山和江夏兩個區。

早在2011年,時任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徐金山就曾表示:“武漢目前在校大學生的數量超過100萬人,在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城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有這麼多。”“武漢大學生人數全球第一”的說法,由此廣為流傳。

如今,這一數字雖然已被廣州超越,但根據教育部及武漢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武漢共有83所高校、110萬大學生,仍然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盡管如此,武漢每年數十萬大學畢業生,留漢比例卻一直令人“心塞”。

武漢市人社局數據顯示,2007年,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比例55.3%,此後逐年下滑,2011年首次跌破50%。到2016年,這個比例已下滑至45.5%。

作為對比,同是教育大省的廣東和浙江,2015年畢業生留在本省比例分别高達85%和80%。

一組幾年前被廣泛引用的數據“沖擊感”更為強烈:在武漢高校畢業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碩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屬以外的單位。

要實現“複興大武漢”的夢想,武漢已不能再坐以待斃,僅僅“為他人做嫁衣”。

正是在2017年初的這次會議現場,陳一新提出:“留住大學生,我們不能‘順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為’。”

很快,當年2月10日,武漢市領導與龍頭企業家召開座談會,“力争5年内将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的命題,正式抛出。三天後,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在頭版廣發“英雄帖”——《夢想之城請你留下來》。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3

當時,在不少人看來,要實現這個目标并不容易。

2018年3月,時任武漢市市長萬勇在央視節目中透露,“過去,我們一般少的時候隻有幾萬大學畢業生留在武漢,多的時候也才十萬多一點”。而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意味着平均每年20萬,人數翻倍。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随之,一系列“送錢送房送戶口”的政策密集推出:成立招才局、大學生可享“八折買房”,憑畢業證即可落戶,制定大學生最低年薪指導标準……力圖解決工作、戶口、住房三大問題。

從武漢官方公布的數據看,效果立竿見影:2017年留漢大學生30萬,2018年40.6萬,2019年1-10月30多萬……而年初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目标,僅為25萬。

約900萬人的缺口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4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人用“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來形容武漢在這場“搶人大戰”中的角色。

2017年,有12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萬,其中超過20萬的有6個,這當中沒有武漢;2018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萬的城市有16個,超過20萬的增加到9個,武漢仍舊不在此列。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5

數據來源:統計公報及媒體公開報道

能留得下百萬大學生,武漢為何沒能吸引到更多的人?

作為強省會城市,武漢的經濟首位度達到37.72%。而在人口首位度方面(即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省會城市對省域人口的吸引力),2018年湖北常住人口規模高達5917萬人,武漢常住人口1108.1萬人,占比僅為18.73%。

此處引入西安作為對比。自2017年戶籍政策放開之後,西安成功邁過千萬人口大關,成為超大城市。2018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000.37萬人,比上年末淨增加38.70萬人。

一個地區人口流向的重要相關因素在于周圍,尤其是本省,是否有一個強中心城市。和西安相比,武漢的經濟首位度不低,但人口首位度卻存在不小的差距(西安人口首位度為25.89%)。

今年5月,2019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武漢市市長周先旺提出,武漢市要實現三個跨越:

推動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目前,國内GDP破2萬億的城市隻有5個,分别是北上廣深和重慶。而人口突破2000萬的城市則是北京、上海、重慶三地,廣州和深圳都還不足1500萬人。

2018年,武漢GDP達到1.48萬億,名義增速高達10.72%,如果按照10%的名義增速,3-5年之間,武漢GDP就有望突破2萬億。那麼,接近900萬的人口增量是否也是指日可待?

有人算了筆賬:2011年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為1002萬人。7年時間,武漢常住人口增長了100餘萬人。如果按此增速不變,常住人口增加1000萬大約需要70年時間。

事實上,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的人口仍在不斷向長三角和珠三角流出。數據顯示,2017年,湖北常住人口為5902萬,戶籍人口為6141.8萬,缺口達到239.8萬,這些均屬于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口。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我國流動人口規模正在進入調整期。當中特别提到,最近幾年,我國勞動力,尤其是農民工有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回流的現象。

勞動密集型産業和資源密集型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勞動力伴随産業流動,也将會再次優化人力資本在區域間的配置。目前來看,湖北仍處于人口淨流出狀态,這也意味着武漢有機會收獲人口回流的紅利。

增量背後的“隐憂”

武漢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從100萬大學生到)6

圖片來源:攝圖網

城市的繁榮、區域的發展,"人氣"是基礎,但這背後的問題也一樣需要正視。

作為“老牌搶人大戶”,“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被印刷在深圳大大小小廣告牌上的标語,打動過無數追夢的年輕人,而在這座城市紮根,成家立業幾年後,卻又不得不為學位等問題發愁時,也有學生家長提出了“我們如果集體回鄉了,深圳誰來建設?”的不解。

去年,深圳7區發布小學與初中一年級的學位預警,據不完全統計,學位缺口近6萬個;而就在上周,深圳市龍華區發布了2020年深圳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新生學位預警,稱公辦學校已無進一步挖潛擴容的空間。

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深圳是全國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戶籍人口的學位是足夠的,但問題是非戶籍人口很多,他們的孩子都需要在深圳上學。

事實上,随着以人為本的理念愈加貫穿城市的發展當中,用以滿足人的需求的配套設施開始變得格外重要。在搶人大戰中,如果一座城市無法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它的吸引力必會有所下降。

“2018年,武漢全市共有幼兒園1511所,在園幼兒31.8萬人,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1.86%。”在今年10月11日的一場新聞通氣會上,湖北省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晖說。

同時,他也表示,近年來,由于開放二孩政策、“搶人大戰”、高速城鎮化等原因,武漢市人口增長迅速,目前,學前教育每年新增的學位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每年需要新增100所幼兒園才能滿足需求。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10月10日),西安剛剛發布《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要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滿足新增學位剛性需求;設立2億-4億元學校質量提升專項獎勵資金。

人口的增長必然會導緻教育需求的加大,從數據上看,2018年深圳、廣州、西安的小學生數量增量均超過5萬,長沙、鄭州、武漢的增量也已達到了4萬 的量級。

此前,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曾表示,

如果想讓人才能夠在一個地方待下去,就必須找到這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産業競争力,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實際上是改善營商環境,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大學生新落戶三五年後,有相當一部分就要面臨結婚生子的問題。城市有沒有那麼多的醫院,尤其是婦産醫院?幾年後,上幼兒園、上小學,城市有沒有那麼多的學位?這些都是真正的剛需。還有,大量人口引進或留下後,公共交通會不會過于擁擠等等。

這是在“後搶人時代”,每個城市都必須直面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