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随便去個高校或者在市中心拉個年輕人,問他們買了個奢侈品或者很貴的球鞋要去哪裡鑒定,90%的人都會說得物App。”
不過,備受年輕人推崇的鑒别平台得物App,最近正處在輿論的“暴風眼”。李甯球鞋在得物APP被炒到48889元的熱搜還沒有過去,其又因為和唯品會的“GUCCI皮帶真假之争”成為輿論的焦點。
在“GUCCI皮帶真假之争”事件中,得物App的奢侈品鑒定遭到各方質疑。靠鑒定文化起家,又将鑒定做成一門生意的得物,真的靠譜嗎?
得物·物
在得物購買的商品
被得物鑒定為假
“你過毒了嗎?”這是球鞋愛好者小于與朋友們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過毒”聽起來像是一句“黑話”,而這裡是指将球鞋各項細節拍照上傳,由得物App平台上的鑒别師是否為正品。
現如今,不隻球鞋,潮服、箱包、手表等等都可以在得物App上進行交易、鑒定。
“權威鑒别,正品保障”一直是得物App宣傳語。但是,在年輕人心中備受推崇的得物鑒定真的靠譜嗎?
今年3月,小陳在一家電商平台買了一件潮牌T恤,為了确定是否為正品,他花費10元購買了得物的線上鑒别服務,鑒别結果為真。
随後,得物App給小陳推送了一個“曬鑒别,享免單”的活動,隻要在購物評價中曬出得物App的鑒别詳情,就可以返“得币”,而得币可以用于商品打賞或者支付鑒别費。
得物的鑒定給小陳吃了一顆“定心丸”,小陳想将這件T恤放在得物上轉賣,随後卻得到線下鑒定不通過的消息。
“得物都不能保證線上鑒别與線下鑒别結果一緻,這種曬圖活動不是在誤導消費者嗎?”小陳很氣憤。得物最終返還了他10元的鑒别費用,但這樣的處理結果很難讓小陳滿意,“我被誘導買了假貨,隻返鑒别費給我毫無意義。”
不隻小陳,小劉的遭遇更令人“哭笑不得”。去年6月,小劉在得物上購買了一條LV手鍊,到貨後覺得質感不對,經過得物App線上鑒定,确認這條在得物購買的手鍊為假貨。
在得物購買的手鍊被得物鑒定為假
随後,紅星資本局就小劉的情況向得物求證,得物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要進一步核查。
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得物App”的投訴量高達7萬餘條,“假貨”“退貨難”“客服響應慢”等情況屢屢出現。
“得物APP”的投訴量高達7萬餘條
得物·人
鑒定師月薪6000
要求星巴克工作經驗優先
小于是得物App的忠實用戶,他告訴紅星資本局,選擇在得物買鞋的原因,一是得物有自己的鑒别團隊,可以信賴,二是價格較低,能找到特别的款式。
在得物App的宣傳頁上,其自稱“鑒别服務開創者”,推出“先鑒别,再發貨”的購物模式,并宣稱簽約了數百位業内頂尖、具備多年經驗的潮流商品鑒别師。
紅星資本局從得物的客服專員處了解到:“得物的鑒定分為兩種,一種是鑒别貼,即用戶自己在鑒别讨論區發布鑒别意見,另一種就是平台聘請的鑒别師,可以在線上、線下進行鑒定。”
在得物App的鑒别讨論區中,用戶可以發帖讓大家幫忙鑒别商品真僞。
用戶隻要發布一條評論,就可以成為鑒别愛好者。之後再根據用戶在鑒别區的活躍程度,累積分值逐漸升級。從鑒别小白、鑒别愛好者、資深鑒别愛好者、鑒别達人、鑒别大師到鑒别王者,共分為六個等級。
發布一條評論,就可以成為鑒别愛好者
但從鑒别小白到鑒别王者,很難看到标準化的鑒别方式,更多的是用戶個人的見解和經驗,所以常常出現鑒别結果不一緻的争議。
除此之外,得物還會聘請鑒别師,負責線上、線下鑒定。紅星資本局在某招聘平台上發現,得物開出了6000-8000元的月薪,招聘奢侈品鑒定師助理,職位描述為:“負責奢侈品手表、輕奢日用品綜合商品線下線上鑒别,并研究潮流商品的真假特性。”
該崗位要求的第一條是:“2年以上輕奢用品、奢侈品手表銷售工作,星巴克工作經驗優先”。為何鑒别工作需要星巴克的工作經驗優先?紅星資本局就此詢問了發布招聘的HR,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複。
此外,得物招聘的奢侈品鑒定師助理,均未要求應聘者有鑒定相關的證書。紅星資本局就此緻電得物公關部,相關工作人員拒絕回應。
得物招聘鑒定師助理
得物·事
曾被中消協點名
與中檢合作被指“隻是宣傳形式”
去年6月,得物因為假冒僞劣、鑒定費等問題被中消協點名。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監測期内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僞劣、鑒定費等問題。
在中消協展示的案例中,就包括:消費者買鞋後發現尺碼不對,退貨時平台要求賠償89元鑒定費;買到了右腳鞋頭歪的瑕疵鞋,消費者質疑得物的檢測鑒定水平,懷疑其可能售賣假貨。事後得物回應稱,人工的鑒别難免産生極小概率的誤差,将在質檢環節加強審核,進一步細化各項處理标準,改進客服售後。
據界面新聞報道,對于監測期内的8735條負面信息,得物未在回應中給出解釋。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得物App在商品購買頁宣傳其與中檢集團的合作:“牽手‘鑒定國家隊’鑒别‘标準化’”。得物表示與中檢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将在球鞋潮品鑒别領域展開長期的多形式合作。
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奢侈品鑒定中心的工作人員日前告訴紅星資本局:“我們跟得物沒有實質性的合作,隻是在宣傳方面,目前他們還是自己平台鑒定,我們沒有參與。”
而被稱為消費者“定心丸”的防僞四件套,也給不法分子留下了造假空間。今年3月,上海警方破獲了一起非法制售“得物”注冊商标标識案,不僅能“克隆”得物的虛假網頁,還生産、銷售“得物防僞四件套”。
現如今,造假的現象仍然存在。紅星資本局上周在閑魚上發現,隻需花費20-30元便可以買到“得物防僞四件套”。得物鑒别證書、認證鞋扣、包裝盒和膠帶都被明碼标價,閑魚賣家還宣稱“鞋盒可掃描”,并向紅星資本局發來了掃碼成功的視頻。
閑魚賣家發來的掃描成功視頻
得物·錢
将鑒定做成一門生意
已獲得三輪融資
市場研究&咨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球鞋市場總值将達到950億美元,其中二手球鞋轉售市場的市值約60億美元。潮流媒體Highsnobiety信息顯示,中國二手球鞋轉售市場的規模就已超過10億美元。
但二手鞋的真假也是買家們最大的痛點。艾媒咨詢發布《2019全球及中國球鞋二級市場現狀剖析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球鞋真僞是球鞋二級市場發展的最大阻礙,也是阻礙交易平台發展的主要原因。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球鞋二級市場真假鞋混雜,“散戶”消費者對球鞋的鑒别不夠專業,要承擔較大的交易風險。
而得物輸出的“過毒鑒定”文化,不僅為二手商品的交易提供了信用背書,也漸漸成了得物的一門生意。
得物原名為“毒”,在球鞋玩家心中意味着“沉迷”與“瘋狂”。2015年7月,脫胎于虎撲論壇的“毒App”上線,虎撲聯合創始人楊冰為其第一大股東。
依靠虎撲社區多年積累的球鞋鑒定師和球鞋消費者資源,“毒App”聚集了一大批熱愛球鞋、潮品穿搭和潮流文化的愛好者。2020年1月,“毒App”更名為“得物App”後,将品類擴展到球鞋之外的整個潮流領域。
截至目前,得物App已經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紅杉資本中國、普思資本、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等。
除了商品售賣、二手抽傭,得物App的商業模式還包括鑒定收費。根據賣家須知,想要在得物平台上出售一件商品,需要繳納技術服務費(保證金)、包裝服務費、查驗費、鑒别費以及轉賬服務費。
紅星資本局試驗發現,在得物上出售一雙價值700元的鞋,需要繳納以上費用共75元。
此外,得物的客服專員稱,如果個人賣家的商品售假、貨不對闆、有瑕疵等,就會扣除保證金。紅星資本局此前曾報道,在唯品會購買GUCCI腰帶到得物轉賣的用戶,因為被鑒定為假貨,被扣除了150元的保證金。
而得物的線上鑒定功能,隻能首次免費,之後便會收取10元/次。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得物平台線上鑒别數量累計超過9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得物App的賣家須知中,顯示其接入了第三方鑒别服務商即睹煜(上海)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12月7日,得物的實際控制人楊冰已經将股權出質給了該公司。
也就是說,轉賣平台與第三方鑒定服務商變相屬于同一家公司。外界也對此發出質疑:既轉賣物品,又進行鑒定,如何保證得物鑒定服務的公正性?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資本局)
原标題:“在得物購買的商品,被得物鑒定為假”
編輯 施尚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