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詩集特點?成功作者:艾米莉·狄金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艾米莉狄金森詩集特點?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功
作者:艾米莉·狄金森
從未成功的人們
認為成功最甜美
要領略仙酒的滋味
須經最疼痛的尋覓
紫袍華衮的諸公
如今執掌着大旗
他們誰也說不清
勝利的确切含義
隻有垂死的戰敗者
失去聽覺的耳朵裡
才迸出遙遠的凱旋歌
如此痛楚而清晰
《成功》是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詩歌。詩題叫“成功”,而詩之内容實乃是“成功的況味”。成功乃一客觀現實,況味則是人們的主觀感受,是現實于主體的映射。狄金森雖為一女詩人,其詩也确具女性纖細精微、柔情纏綿之特色,但這一首哲理詩,則顯示了狄詩風格的另一面——取意甚高,取境甚闊,極具張力,頗有中國古哲人之風味。
第一節開門見山将全詩的一個主要悖論呈現出來,即第一節的第一行和第四行中“最甜美”和“最疼痛”兩個反義詞所構成的悖論。給讀者留下懸念,到底成功是“最甜美”還是“最疼痛”的呢?第二、三節的描述轉移到了戰場上,勝利者們即使受傷犧牲了,也會為他們取得的勝利而驕傲。此時的勝利與第一節中的“最甜美”不同,它也是甜美,但卻是痛苦着的甜美,就像我們常說的——痛并快樂着。最後一節作者換了描述視角,以戰死沙場但仍然聽到遠處勝利号角的士兵的角度。全詩引發了我們對成功和失敗是關于什麼的問題的思考與探讨。第三節中,“垂死的”,“戰敗者”,“失聰的”,“痛楚”和“凱旋”一詞構成了全詩的第二個悖論。
全詩通過三個比喻表達思想。第一個是“仙酒”比作“成功”。一直成功的人永遠不會真正感激它。隻有在某件事上失敗的人,或是缺少某種成功潛質的人成功了才能真正理解成功到底有多麼的美妙。第二個比喻輕松的改變了詩的主題的範圍,上一個比喻将仙酒比作成功,品嘗仙酒就是全方位的了解成功,此時“尋覓”關乎欲望。這個轉變使此詩不僅僅是讨論成功,也是關于欲望和想法。這兩個比喻都集中在第一節,奠定了全詩的主要基調。最後一個比喻在第二和第三節中得到了更加深入描述和讨論。本節中“紫袍華衮”象征勝利的軍隊。作者将成功具體化到戰場上,常勝将軍已經對成功麻木,不能體會其真正含義,相反,戰死沙場的戰士們卻能夠聽到遠方勝利的号角。
綜觀全詩,開篇“最甜美”和最後一行“痛楚”同樣也構成了一個整體化的悖論,前後呼應,深刻體現了充斥着悖論的詩歌。詩歌取名為“成功”,某種程度上卻是贊美“失敗”,這就是本詩中最大的悖論。
艾米莉·狄金森在有生之年作品未能獲得當時的青睐,然而她的詩讓我們得以分享她深刻的思維:那關于死亡、永恒、自然、愛與詩的哲學。她一生發表的詩作并不多,榮譽,成功,和失敗的主題常出現在狄金森的創作中。諷刺的是,這首《成功》是她發表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卻是在贊美“失敗”。盡管她的詩歌中大多是使用第三人稱叙述或平淡語調來表現這種“失敗”,我們仍能将這首名為“成功”的詩看成她對生平其餘大部分未發表詩作的辯護。她在此詩中的探索和想要表達的正是她的這種“失敗”中的可取之處,強調“失敗”的重要性。這也可以看成是她人生的一種悖論。并不是發表了一首詩歌就能體會到成功的真正喜悅,就像勝利的士兵不能體會成功的重要性一樣,因為他們沒有經曆過失敗。這種情況下,同樣也不能體會成功過程中的美。這可能也是狄金森沒有努力想要發表詩歌的原因。也許時常保持生活中的一種挫敗感才能體會到成功的真谛吧。所以,經過一系列的分析後我們也許可以大膽的推測,作者真正想說的并不是“成功是最甜美的”,而是“失敗才是最甜美的。”
在讀狄詩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能不斷發現詩人幽寂的身影與跳蕩的心靈。如今,狄氏自是聲名赫赫,可在她活着的時候,卻可說是個不成功者。如今留下了近兩千首詩作的偉大詩人,生前卻隻發表過寥寥數篇,且都未引起什麼反響。事業如此,愛情亦然。心中之真愛難以化成現實中的一生攜手,薩福以來最偉大的愛情詩人,卻是終身的孤寂不偶。如此巨大的反差,不正像極詩中所表現的似是絕不相容而事實又已水乳交融的正反兩極?(張磊)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886年),美國傳奇詩人。一生寫過1700餘首詩歌,生前僅發表過七首,其餘的都是她死後才出版。由于她經常探讨的有關死亡、愛情、自然、永恒、人的自我本質等主題是20世紀詩人關心的問題,因此,她對現代派詩歌影響甚大,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代表作品有《雲暗》《逃亡》《希望》《補償》《戰場》《天使》《這是鳥兒們回來的日子》《我一直在愛》《神奇的書》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