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06:03:46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杜卓濱 攝影報道

7月21日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鲟滅絕,長江鲟野外滅絕。

據公開資料,白鲟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四川漁民諺語稱“千斤臘子(中華鲟) 萬斤象(白鲟)”,其長度可達7米,起源于約1.5億年前,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和長江的旗艦物種。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1

金沙江三塊石江段,曾經是著名的白鲟、中華鲟、長江鲟産卵場。(莊歌爾 攝)

1989年,白鲟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于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級”,2009年再次評估時被确定為“極危(可能滅絕)”。另外,白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 II 的保護物種,也是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

據報道,有記錄的最後一尾白鲟活體是2003年1月,在長江上遊四川宜賓江段被誤捕,經成功救護後放流。7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這次救護的多位親曆者,聽他們講述這一古老物種與人類最後的一次邂逅。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2

田富友拿着報紙介紹當年的情況。

最後一尾白鲟

肚中有大量待産的魚卵

被救後縫了25針

21日晚,已退休的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資深記者田富友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并不認可這個論斷。“長江僅幹流便超過3000公裡,裡面有很多崖壁,這些珍稀魚類也許就活動在某個深水處,也許在某個崖壁下,隻是我們現在的探測技術還無法觸及。”

作為2003年1月25日長江白鲟救護的親曆者和記錄者,田富友仍舊記得,當時,他是白鲟誤捕上岸後第二天抵達的現場,并于當晚9點,在電腦前敲下次日華西都市報一版見報稿的标題《絕迹多年,野生白鲟宜賓出水》。

田富友回憶,白鲟在宜賓上岸,是南溪漁民最先發現的,随後引起國務院、農業部、中科院及省級相關部門的關注。“當時經過專家測定,這隻白鲟長達3.53米,體重在160公斤左右,年齡約30歲,肚中有大量待産的魚卵。頭部和尾部有明顯傷痕。”田富友告訴記者,從救助到放歸,前後經曆了4天,使用的醫療藥品從北京專門空運到宜賓。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3

田富友保存的關于白鲟救護報道的華西都市報。

翻閱田富友當年在華西都市報刊發的新聞報道,放歸前一天,即2003年1月26日,專家們給白鲟做了一場2個多小時的手術,為白鲟頭部傷口縫了23針,腹部傷口縫了2針。

“當時為了将白鲟安全放歸長江,專家們拟定了三個方案,一是将裝白鲟的漁船拖到江心後沉沒讓白鲟遊走;二是将該漁船船體割開後讓白鲟遊走,三是用擔架将白鲟從艙裡擡出後轉移到長江。”田富友告訴記者,最終專家們選擇了第三個方案,那是2003年1月27日下午3時30分。

田富友對當時放歸的細節記憶猶新:回歸長江懷抱的白鲟并不安分,專家們躍出救護艙,跳進長江,快速解開白鲟的擔架繩子,白鲟這才“猛地一震,如箭一般迅速射入江心”。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4

2003年救護白鲟的現場視頻截圖。(宜賓廣播電視台提供)

尋魚是天然的使命

遺憾的是再也不可能實現

周濤是從朋友處獲悉白鲟滅絕消息的,作為當年最後一尾白鲟救援志願者,江安長江巡護隊的一員,他正在出差的路途中。“當朋友打電話來告知時,我的心情瞬間變得很沉重,随即找了個高速服務區停車,從網絡上了解詳細情況。”

周濤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他,先後看見過三次白鲟,印象最深的便是2003年那次。“我趕到白沙灣救援點時,專業的救援人員正在給白鲟注射治療藥物,并挂置超聲波跟蹤器。”周濤回憶,看到白鲟時很震撼,“救援場面激動人心,當時這條魚已經是懷卵四期,所有人都希望它能回到長江,并順利傳宗接代。”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5

2003年救護白鲟的現場視頻截圖。(宜賓廣播電視台提供)

周濤仍記得白鲟在宜賓的産卵場,“集中在金沙江下遊,江安縣至屏山縣之間,最主要的就是‘三塊石’。”周濤口中的“三塊石”位于向家壩水電站壩下,因江水中聳立着三塊巨石而得名,該水域水流湍急,江面開闊,四周人類活動較少。

當被問到對白鲟的習性了解多少時,周濤告訴記者,後來打算研究白鲟時,白鲟已經不見蹤影了,“所以對它生活習性了解的并不多,但從2014年我加入長江巡護隊至今,一直沒有放棄對白鲟的尋找。”周濤說,尋魚于他而言是天然的使命,遺憾地是這樣的機會已非常渺茫。

采訪最後,周濤告訴記者,今後他們将加大對長江流域的巡護和生态保護的宣傳,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長江生态保護隊伍,自覺保護長江生态。“除了白鲟,長江裡還有長江鲟等珍稀魚類。我們也了解到長江鲟已經野外滅絕,但好在這些年都有人工增殖放流。今後我們也将加大對人工放流長江鲟的監控,加大對魚類的保護。”

考古式救援令人深感絕望(再見竟是永别)6

周濤和隊友在巡護長江。(受訪者供圖)

長江珍稀魚類産卵場定址

至今仍無明确結論

今年5月,封面新聞記者曾随當地相關部門人員來到周濤口中的“三塊石”,看到該水域江面開闊,但水流已不如從前湍急。

當地熟悉魚類生長情況的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因江裡三塊巨石而得名,水流湍急,曾經是著名的白鲟、中華鲟、長江鲟産卵場。如今,江裡的魚類産卵場究竟在哪些江域,相關人員還在做進一步的調研,尚沒有明确結論。

“雖說不知道還有沒有珍稀魚類在此産卵,但宜賓作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堅持以建設長江生态第一城為目标,在多部門的合力‘守護’下,宜賓已全面落實境内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任務,長江生态綜合治理修複取得明顯成效。”據該人員介紹,宜賓還以聯合周邊市州加強執法力度、持續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等形式,促進天然魚類的恢複。

當前,宜賓市通過多部門的通力協作,已為築牢長江上遊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保障。環抱三江的青山,每年南飛宜賓越冬的紅嘴鷗,水裡暢遊的魚群等,都已成為宜賓一道道靓麗的風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