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住房需要繳納多少房産稅?如今買房置業、投資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上一篇我們講過個人買賣商業用房涉及的相關稅費,今天我們來看下個人買賣住房涉及的相關稅費(文中“住房”不包括車位、商鋪、公寓、廠房、寫字樓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買賣住房需要繳納多少房産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今買房置業、投資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上一篇我們講過個人買賣商業用房涉及的相關稅費,今天我們來看下個人買賣住房涉及的相關稅費(文中“住房”不包括車位、商鋪、公寓、廠房、寫字樓等)。
具體這些稅費是如何計算的呢?讓我們詳細看下雙方需要繳納的各項稅費吧:
銷售(轉讓)方承擔的稅費
一、增值稅
全額繳納計算公式:不含稅轉讓收入×5%(或含稅收入/1.05*5%)
差額繳納計算公式:(不含稅轉讓收入-不含稅購買住房價款)×5% 或(含稅收入-含稅購買住房價款)/1.05*5%
注: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區别:
(一)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住宅的界定為普通住宅: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不含)以上;
2、單套住宅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含)以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的具體标準,允許單套建築面積和價格标準适當浮動,但向上浮動比例不能超過上述标準20%);
3、實際成交價格低于全市商品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含)以下。
(二)凡不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住宅界定為非普通住宅。
另外,個人銷售自建自用住房免征增值稅
需要關注:
1. 購買住房價款需要拿出符合稅法規定的合法憑據,如以購買方式取得的房産,以購房發票作為合法憑證,如無購房發票;以契稅發票上面注明的金額也可以作為購置原價。
如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房産,可以以法院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上标注的公允作價作為原值進行扣除。
2. 稅收優惠 “滿2滿5” 起止标準
·取得房産時間判定标準(起算):
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的房地産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房地産權證與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不一緻時,按“孰早”原則判定。
注:
房地産權證證明上注明的時間:指房地産權證核準登記日
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指契稅完稅憑證填發時間
轉讓房産時間判定标準(止算):銷售發票上注明的時間為準。
二、城建稅及附加
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7%(市區)、5%(縣鎮)、1%(非市縣鎮)
教育費附加:征收率3%;
地方教育費附加:征收率2%
注:地方教育附加屬于地方規費,以地方政策為準。另外,或有其他附加項目,也按照地方政策規定執行即可。
三、土地增值稅
稅法規定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
四、個人所得稅
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且為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個人所得稅;
除“滿五唯一”免稅外,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稅規則如下:
A. 賣方能提供原購房合同、發票等有效憑證的
應交個稅=住房轉讓收入減除房屋原值、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和有關合理費用的差額×20%。
B. 賣方不能提供完整、準确的原值憑證,不能正确計算房屋原值和應納稅額的,實行核定征稅。
應交個稅=住房轉讓收入× 核定征收率(征收率由各地稅務機關自行确定,一般普通住宅征收率為1%;非普通住宅征收率為1.5%)
五、印花稅
稅法規定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按揭貸款買房,對于借款金額要在簽訂合同的時繳納印花稅。
購買(受讓)方承擔的稅費
情況一:購買一手新房
一、契稅
計稅依據: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确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币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實踐中一般為不動産的登記價格。
稅率: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可确定差别稅率。大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西、廣西、山西、遼甯、福建、河南、雲南、海南等省份均設置3%稅率。此外,還有如下稅收優惠:
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範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
·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
·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
·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
·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印花稅
稅法規定,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因此買賣個人住房的交易雙方均免于繳納印花稅。如果是按揭貸款買房,對于借款金額要在簽訂合同的時繳納印花稅。
情況二:購買二手房
一、契稅
主要受購買住房屬于家庭首套或二套,以及房屋面積影響;具體計算規則與購買一手房相同。
二、印花稅
與購買一手房相同,買賣雙方均暫免征收。如果是按揭貸款買房,對于借款金額要在簽訂合同的時繳納印花稅。
最後我們看下,個人買賣住房交易雙方各項稅費繳納情況總結表: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應視作針對特定事務的意見,不可作為詳盡說明。内容為中正信稅研院原創,如需轉載(不得進行修改),請聯系編者,且須附注以上全部聲明。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财務、稅務、審計或法律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