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随着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其中關于規範女性道德、行為準則的“女教”也随之興起,形形色色的“女教”著作紛至沓來,蔚然成風,“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思想成為了當時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和行為準則,而在這樣的思想之下也造成了古代婦女普遍社會地位低下的情況,作為男性附屬品的她們更是難以認識到自身的人格價值。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到仕途,那必然隻有男性才能擁有,女性與官職基本是不沾邊的,但是在統治者為更好地處理内廷事務的需要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誕生了,她們就是“女官”。所謂“女官”,并非是我們如今所理解的擔任着确切官職,手握實權參與政事的女性官員,中國古代女官制度也被稱為後妃體制,是統治者為實現“男主外、女主内”的社會角色分工而運用的一種方式和手段,這裡的“女官”指的是具有一定才華,能識文斷字的女子,而她們所具有的能力決定了她們在宮廷中的位階和職責,同時女官隻服務于内廷,并不參與朝廷事務,從廣義上來說,在中國古代,女官可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指輔助皇後治理後宮的妃嫔們,表面上有着“内官”之稱,實際上則是皇帝的妻妾;另一類,指的是“執掌宮掖之政”的事務女官,她們不屬于皇帝的妃妾,主要職責是負責後廷所有宮女的管理和調度事宜,多被稱為女宦官。
那麼,上述的女官制度又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随着朝代的變遷,它又是如何發展的呢?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女官制度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随着母權制社會轉變為父權制社會後,婦女地位也随着下降,在奴隸制高度發展的西周時期出現了我國女官制度的雛形。在《禮記·昏義》中記載道:“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以聽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婦順。”
在這個時期,内廷中婦女的職責就主要是照顧天子的生活日常,以及負責一定的祭祀典禮活動事宜。到了秦朝,秦始皇合并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封建國家,在“三公九卿”官員制度得到實施的同時,女官制度也得到了更加具體地完善。秦始皇建立了由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夫人到長使、少使的等級所構成的後妃體制,進一步明确了等級的劃分,但在職責上還尚未有明确的分工。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女官制度在體制上進行了比較重大的變化,在後妃官職上進行了明确的分工,首次出現了三夫人、九嫔的建制,“三夫人”類比為“三公”,“九嫔”類比為“九卿”,并在皇後之下設立了左昭儀和右昭儀進行事務的輔佐,而除了妃嫔位分和職責上的分工,還設置了“女職”,每一個女職都具有官品,高者二品,低者五品,例如:内司、作司、女侍中、女史、女賢人、書史等,這也是第一次在女官制度中将妃嫔和專職女官區分開來。到了隋唐時期,随着封建國家各級管理機構的發展,女官制度也逐步走向成熟。
到了隋朝時期,是依照《周禮》來建立的後妃體制,其中關于“内官”制度的目的就是“母儀天下”,因此,在對于内廷婦女禮教這方面的管理成為了隋朝女官最主要的職責,隋文帝時期,設立了六尚、六司、六典;隋炀帝時期,又改為了六尚二十四司,這些内官主要負責的就是習女教、修四德,負責妃嫔侍寝事宜,以及掌管祭祀活動等事宜。唐朝時,所運用的後妃體制基本是按照隋朝的模闆所設置的,因而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最有名的女官莫過于武則天時期的上官婉兒,她從女官到妃嫔,除了在負責女官本職以外,因受到武則天的重用,還一直參與政事,有着“巾帼宰相”之稱。
明清時期,女官制度在發展到高峰的同時也逐漸衰落。明朝時,在後妃體制中推行“廣嗣”的思想,顧名思義也就是鼓勵子嗣的多生多養,規定凡妃嫔生子,按例晉級,同時在專職女官中改設為六局一司。清朝時,順延了明朝的後妃體制,後妃的排位依舊按照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嫔、貴人、常在、答應的等級構成,而專職女官的六局一司制度則因為一些與滿洲舊制之間的沖突原因和為了減少用人的原因,所以未能實施,且随着中央集權的高度集中,到了後期,女官制度雖仍存在,但女官的權力幾乎被剝奪,女官也就成為了一個空有名頭的職稱。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的女官在中國古代婦女史中無疑是一個非常矚目的現象,我國古代的女官制度雖然本質上還是父權制社會中婦女地位低下的産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古代女性有機會能夠展現她們的才華、智慧和能力,甚至是參與朝政,并在曆史的發展中産生了重要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