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曠達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
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
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飄逸因注重細節或密而成障,因點到為止或不夠通透,因自由灑脫或不接地氣,故進之以曠達,曠,明也,疏也。達,通也,至也。曠達即開朗豁達,明通無礙。
超詣的超越偏向于某一個領域的突破,飄逸的自如則是在所有已知領域内的翺翔,從超詣到飄逸是從線性進步發展為立體的融合,可以說這種融合是不厭其細的,因為飄逸的程度便取決于這種融合的充分性,但也随之出現了兩個方面的矛盾。
一是過于追求精細,容易因小遺大,甚至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二是飄逸追求潇灑自如,所以更傾向于在已知限度内精益求精而忽視甚至排斥新的未知因素的介入。這兩個方面的矛盾決定了飄逸需要進之以曠達。
飄逸追求精細卻又不知伊于胡底,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卻是有限的,這種有限性要求我們對于任何事物的把握都要抓住其核心和要領,比如學習詩歌則詩人燦若星河,學習繪畫則畫家數不勝數,如果漫天撒網,胡子眉毛一把抓,便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一篇文章有中心思想,一幅畫有技法特征,一首詩歌有感情基調,甚至一個漢字也有其主筆。這些對于事物的概括性總結,不僅有利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其細節。進一步,不論是對多種學問之間的聯系還是對一種學問内部聯系的把握,都需要首先抓住它們内在的主要結構,隻有綱舉目張,才能事半功倍。
這裡有必要區分一下洗煉、清奇和曠達,洗煉是從有用和無用之中洗去大量的無用,找到少量的有用,如沙裡淘金。清奇是從有用和無用之中挑選出作者認為最有表達價值的有用,如遊山玩景。曠達則是在飄逸的基礎上,将一個個具體的有用歸并提升為更為普遍的有用,如轉型升級。
飄逸側重于打通事物之間的聯系(包括邏輯聯系和非邏輯聯系),曠達則是破除這些過多過細的淺層次和偶然聯系所形成的障蔽,從更高層面加以綱紀品類,總結出更具有廣泛适用性的法則和規律,使得事物由紛亂障蔽而至于豁然明達。這也說明,相對于飄逸曲盡變化的偏藝術性,曠達更接地氣更偏向于化繁為簡的實用性。
注:本文根據大愚觀點整理
「書法中的飄逸」偉大的藝術家往往以作品為天地立心
「美學二十四品之飄逸」心無定法,與時而化,不得而得,若與道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