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官基本原則你知道嗎

為官基本原則你知道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05:55:26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衆号 作者:魏寅

唐代詩人李賀,很有才情,韓愈對他十分賞識,勸他考取功名。正當李賀準備赴長安考進士時,卻有人放出流言:李賀的父親名字中有個“晉”字,與“進”同音,犯了當時“嫌名”的忌諱。正因這一緣故,李賀終身不舉進士。

為官基本原則你知道嗎(哪來那麼多忌諱)1

才華橫溢的李賀因“嫌名”的忌諱而無緣進士。

對此,韓愈寫了一篇著名的《諱辨》:“父名晉,不舉進士。若父名仁,子遂不得為人乎?”陳錫玄也說:“此諱而近愚者也。”

類似這樣“諱而近愚”的現象,并非個例。範晔的父親名“泰”,于是範晔不任“太子詹事”之職;呂希純的父親名“公著”,因而辭掉“著作郎”之任。這樣的忌諱,現在看來迂腐可笑,但在當時,畢竟有社會風俗的外部壓力。然而,對于為官從政之人,如果在工作中“諱而近愚”,那就另當别論了。

明代有一個郡守,與人交往時忌諱很多。他剛到任職之地,一個叫丁長孺的人來向他谒賀,因為“丁”字有“遭遇”之意,不吉利,郡守怒而不見。他的下屬明白其中緣故,把名帖上的“丁”改為“千”,郡守才欣然出來相見。試想,如果為官者都像這樣,把“吉利”與否奉為标準,識人用人還能有什麼準頭?但實際上,看八字、看面相、看風水等現象,時至今日仍未絕迹。

官位,是一些人忌諱最深、最多之處。有一天,有客人登門拜訪秦桧,大門的守衛說秦桧不在。因為“不在”有“死”的意思,客人怒道:“你怎能詛咒你們大人‘不在’,說‘出外去’就可以了啊!”守衛面露難色,答道:“我家大人甯死,也不肯說‘出外去’三個字的。”眼裡隻有官位,甯死不願外調,秦桧的官欲可見一斑。

為官基本原則你知道嗎(哪來那麼多忌諱)2

忌諱,有時也是謀取私利的工具。北宋時,宰相蔡京權勢極大,對于自己的名諱十分在意。因此,各級官員皆避其名,如京東、京西改稱畿左、畿右。時任太尉的薛昂,很善于對蔡京逢迎拍馬,與賓客會飲時,誰說了“京”字,就舉杯罰酒;平日裡,家人不小心說了“京”字,他也怒目相視;如果他自己一時口誤說了“京”字,就自己抽自己嘴巴,以示警戒。

上級有所忌諱,下級知所趨避,難免會降低工作效率、攪亂官場風氣、腐蝕政治體制,危害不可謂不大。上文中的薛昂,盡管因“善于諱”而一時顯貴,但時過境遷,他終究還是和蔡京一起落得遺臭萬年之名。

還有一類“忌諱”,是給違法違紀的行為安上一個冠冕堂皇的名頭,以求掩人耳目。後唐明宗時期,僧家把酒稱為“般若湯”,把魚稱為“水梭龍”,把雞稱為“鑽籬菜”,如此一來,破戒開葷就有了借口。這樣的“巧言文過”今日也未絕迹,如“普通煙盒裝中華”“礦泉水瓶灌茅台”之類。一旦事情敗露,終究逃不過法紀的制裁,而且更加惹人痛恨嫌惡。

為官基本原則你知道嗎(哪來那麼多忌諱)3

在封建時代,敢向風行于世的忌諱說“不”,需要非凡的勇氣。北宋名臣杜衍,就是這樣一位特立獨行之士。杜衍認為:所諱在我而已,他人憑何幹預?正因此,他在并州做官時,下官請教“家諱”,他說:“下官無所諱,惟諱取枉法贓。”

“忌諱”的能量是正還是負,取決于目的和動機。堅持理智和道義的“忌諱”,與源于迷信和私利的“忌諱”,性質天壤迥異,影響大不相同。“無所諱,惟諱取枉法贓”,這何嘗不是為人處世、調和鼎鼐的良策?在是與非、義與利、名與實的問題上擺正态度,勇做公而忘私、剛正不阿、敢于任事之人,方能處理好“有諱與無諱”的關系,成就一番無愧于天地人心的事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