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夏天蛇吃鼠,冬天鼠吃蛇。這是真的嗎?在自然界中,各個物種時間都會存在着生物鍊,形成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現象,維持着生态的平衡。比如蛇吃鼠、鷹吃蛇,或者鹿和狼的故事等,這樣才不會導緻某個物種泛濫成災,蛇吃鼠很正常,那鼠吃蛇你聽說過嗎?蛇在冬眠時候真的會被老鼠吃掉嗎?那麼蛇為什麼還要冬眠呢?來來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
蛇為什麼會冬眠?
蛇是爬行綱的一種變溫動物,它的體溫會随着氣候變化而變,我們都知道蛇在冬天的時候會進行冬眠,但是你知道它為什麼要冬眠嗎?蛇是變溫動物,一般是在10-30℃時比較适合它們活動,但是當氣溫逐漸下降時,蛇的體溫也會随之下降,然後蛇體内酶活性就會降低,過低的溫度會讓蛇體的功能減退,不能維持自己基本的生命活動,當溫度下降到10℃的時候,蛇就變得難以行走,身體僵硬。為了維持生命,蛇就會進行冬眠。
蛇一般會在秋天的時候四處覓食,在肚子裡儲存足夠的食物,然後會選擇合适又隐蔽的冬眠場所,比如幹燥的樹洞、洞穴、岩石縫隙等地方。蛇在冬眠期間,不吃不喝不動,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内積累的脂肪來提供能量維持生命。蛇一般的冬眠時間是從11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份開春時候,不同地區的溫度不同,蛇冬眠的時間也會不同。當氣溫慢慢上升,蛇的體溫也會上升,其體内的酶就開始活躍起來,于是蛇也會從冬眠中蘇醒,出洞生活。
其實不隻是蛇會冬眠,有很多動物都會選擇在冬季寒冷的時候進行冬眠,包括兩栖類(蟾蜍、青蛙等)、哺乳類(棕熊、刺猬等)、鳥類(煙雨燕、蜂鳥等)等等。不過像棕熊、松鼠這種冬眠體溫不會大降,它們可能會在冬眠過程中起來換個姿勢之類的,這樣睡幾個月,中間也不吃不喝不排便,靠自己脂肪度日,準确的來說這種冬眠叫冬休。之前有發現土生的鹿也會在冬季的時候把體溫降低到15℃進入靜息狀态,通過降低新陳代謝率使鹿可以度過冬季。
蛇會不會冬眠其實是取決于溫度的,剛才我們有說低于10℃的時候蛇就會選擇冬眠,反之像熱帶地區溫度一直很高,還有有些南方地區溫度較高,像廣東、海南等,冬天保持10℃以上也很正常,所以即使在冬天,如果溫度不那麼冷的話蛇也不用冬眠。
如果把蛇放在冰箱裡它會冬眠嗎?其實不會的,原因有兩點,第一、蛇進行冬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溫度下降到15℃的時候蛇就會停止進食;當溫度下降到6℃時,蛇就會進到冬眠的地方,通常是選擇比較幹燥的樹洞、洞穴等相對溫暖的地方;當溫度到2-3℃時,蛇身體會進入麻痹狀态開始冬眠,這期間需要一個适應過程。
第二、蛇在冬眠前都會攝取到足夠的食物,冬眠時候通過體内脂肪來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而直接被丢到冰箱裡的蛇沒有一個适應的過程,再加上冰箱裡的溫度太低,并且潮濕,所以蛇被放在冰箱是沒辦法生存的。
蛇冬眠時候真的會被老鼠吃掉嗎?答案是會的!當蛇進入冬眠之後,它們的神經就已經進入麻痹狀态了,身體僵硬,難以行走,新陳代謝降低,能量消耗減少,隻靠儲備的脂肪來維持生命活動。這個時候的蛇基本上是沒有攻擊力的,所以如果有老鼠靠近它們也不知道,也隻能“任鼠宰割”了。不過有的在野外冬眠的蛇會幾條或者幾十條聚集在一起,這樣也可以升高體溫取暖,利于過冬,如果老鼠碰到群居的蛇就不那麼幸運了。
2014年12月8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就發生了這麼鼠吃蛇的一幕,遊客在動物園浏覽時看到兩隻小白鼠正在啃食一條大王蛇!根據了解,其實小白鼠是用來喂食蛇的,但是因為蛇在冬眠期間,不進食,而且還不具備攻擊力,所以就成了“蛇入鼠口”了。
還有在位于我國遼甯旅順口區西北部的大連蛇島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說法,大連蛇島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生存着單一蛇品種(黑眉蝮蛇)的島嶼,總面積約為1.2平方公裡的小島上一共生存着約2萬條毒蛇。
黑眉蝮蛇一般2年繁殖一次,一次生下1~8條小蛇,雖然它繁殖能力強,但是數量基本也不會增加到哪兒去,因為島上還生存着一種老鼠——褐家鼠,褐家鼠是一種身體強壯性情兇猛的老鼠,根據專家解釋,本來島上沒有老鼠,這些老鼠是随着靠島的漁船上島的。
由于島上的食物匮乏,為了生存,褐家鼠就會變得戰鬥力猛增,平時會捕食一些海膽、小螃蟹等,到了冬天的時候食物就更少了,蛇到了冬天是要冬眠的,而褐家鼠不用冬眠。冬天的褐家鼠因為沒有了天敵就變得肆無忌憚,到處捕食黑眉蝮蛇,到了天暖和的時候蝮蛇也會捕食褐家鼠,所以島上的蛇跟鼠的數量都能達到平衡,不會泛濫。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關于鼠吃蛇的情況你怎麼看呢?關注過客,聽過客說,我們下期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