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傍晚,太陽斜挂在西山頂,落日的餘晖照在水面上,給滇池鍍上了一層金光。與滇池相連的濕地公園内,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茂密的植被、湖裡的魚、岸邊的螺、自由飛翔的水鳥、漫步其間的人群等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動靜相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風景線。
這些近在咫尺的景緻是滇池水質水環境水生态持續改善的映射,背後是昆明河湖治理走向縱深化、精細化的不懈努力。
供圖
滇池是雲南的“高原明珠”,是昆明的“母親湖”,“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滇池。”近年來,昆明依托大數據平台,以網格化管理、科技修複、濕地恢複等推動滇池流域保護治理向利好方向發展。2018年以來,滇池水質連續三年達到Ⅳ類。根據雲南省生态環境廳駐昆明市生态環境監測站1至6月的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滇池水質有所好轉。與水質水生态水環境改善結伴而至的是,動植物種類的日臻豐富。
固本清源 網格化管理助力淨水入滇
近日,昆明市經開區網格監督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經開區洛羊街道馬料河(倪家營農貿市場斜對面),疑似違法排放廢水進入馬料河。該監督員立馬拍照3張傳至系統,昆明市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在收到巡查線索并初步預判後,馬上将該案件派至經開區網格分中心,該中心接到案件後立即安排相關職能部門落實處理,1天不到的時間就處理完畢。網格化制度的介入,讓滇池常态化治理保護趨于精細化、高效化。
昆明市滇池保護工作在全方位吸收借鑒北京市朝陽區、上海徐彙區、浙江省杭州市等地先進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後發優勢,以《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等法規為依據,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科學制定了滇池違法排污、河道垃圾等44類滇池水環境治理問題的網格化監督标準。并按照“市級(抽查)、區級(常态巡查)、街道(處置)”的要求,建立了“區級專職監督 市級專職再監督”的兩級監督體系。
市網格中心和主城五區、三個開發(度假)區網格分中心組建了一支約1000人的專職監督員隊伍,負責對網格内的城市綜合管理問題包括滇池水環境管理問題進行常态化的巡查上報。昆明市網格化綜合監督指揮中心綜合處副處長周坤介紹說,44類滇池水環境治理問題的處理都設置了時限,網格化管理形成的閉環,提高了問題發現和處理的效率。
2018年以來,市、區兩級監督員共上報滇池水環境治理類案件61.94萬件,立案61.03萬件,已處置完成60.11萬件,處置率98.49%。為進一步拓寬巡查範圍,對滇池水環境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巡查,今年7月以來,市網格中心抽調網格監督員組建了專門的巡查隊伍,從源頭定期對35條入滇河道開展專項巡查。
網格化管理,将信息化監測和人工巡查有機結合起來,在一個個問題的化解中,構築起了更為堅固的河湖生态防線。
“這兩年,巡查中發現的滇池水環境案件數量少了許多。工作之餘,還發現水中的魚兒和河邊的水鳥變多了,這幾天盤龍江邊經常能看到成群的白鹭,待天晴還能看到水中魚兒嬉戲的場景。”昆明市網格化綜合監督指揮中心監督員大隊長吳海龍分享着自己看到的變化, “水質轉變不但吸引了小鳥、魚兒等的安家落戶,還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空間,早上和傍晚,到江邊散步、鍛煉、歇腳的人越來越多。”
供圖
技術支撐 打造水生态修複的示範基地
從西山龍門往下看滇池,在外海北部和草海之間有一片堤埂圍合、水體感觀較好的近似長方形的水域即是草海“大泊口”。在大泊口水域,藍天白雲倒映在水中,潔白的海菜花如同點點星光飄在水面上,水下的水草長勢喜人,透過水面可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葉子、莖,根莖周圍還不時能看到穿梭遊動的魚兒。
這是滇池水生态修複的示範基地。
供圖
2015年前,每年夏秋季節大泊口水域時常發生藍藻水華,是重度污染的水體。2015年8月,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實施了大泊口水域生态修複示範工程,對該水域進行了綜合治理。通過外源及内源污染控制、湖濱生态帶修複、湖内生态修複以及增加水動力等措施,來恢複湖泊的水生态系統,從而提高其自淨能力。
近6年的全力投入,這片曾經的重度污染水體告别了劣Ⅴ類水質。監測數據表明,大泊口水域水質改善較為明顯,總體水質優于Ⅳ類,最優區域水質可達Ⅲ類;水生态系統恢複良好,沉水植被覆蓋率大幅提高,分布區域向深水區域擴繁,沉水植物分布面積占整個水域面積的比例從2015年的不足10%增加到大于50%;與此同時,沉水植被群落結構出現明顯改變,喜清水的物種數量及分布面積大幅度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提高。
“能見度從曾經的50公分發展為現在的1.5米左右,海菜花、苦草、菹草、金魚藻、輪藻、馬來眼子菜、荇菜等水生植物都出現在了這片‘試驗田’裡,不少植物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就在滇池消失了的。這些變化都表明該水域的水生态系統開始逐步恢複”,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工程師李楊表示。大泊口示範是湖泊水生态修複與水質改善、穩态轉化技術的示範工程,同時也是滇池保護治理的“縮影”,示範工程展示了令人信服的實際例證,驗證了滇池保護治理的效果,提升各級政府及市民對滇池保護治理的信心,對于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而言有不少啟示意義和借鑒價值。
水生态系統修複是一個漫長、複雜的過程,李楊坦言,雖然大泊口的水生态修複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還沒有達到期望的目标,仍在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和驗證。相信随着科研的不斷深入,水生态修複技術将在滇池保護治理上發揮更多的作用。
鳥集鱗萃 檢視水質水環境的“試金石”
“菱荷間蒲葦,秀色相因依。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助理工程師魯斌經常會邂逅此類風景,因為每個月中旬連續3天,她都和同事一起到環滇濕地設置的若幹樣點,以樣點法觀察取樣,記錄滇池鳥類的種類、數量、栖息地生境,行為方式及人為幹擾等信息。
供圖
“近年來,滇池周邊記錄鳥類達139種,其中水鳥58種。”魯斌介紹說, 近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滇池水鳥種類整體呈上升趨勢。近年來滇池周邊記錄到鉗嘴鹳、彩鹮、鐵嘴沙鸻、蒙古沙鸻、翻石鹬、斑尾塍鹬、黑腹濱鹬、小濱鹬、中杓鹬、反嘴鹬、三趾鷗、白翅浮鷗12種雲南省新紀錄水禽。此外,滇池濕地還觀測記錄到了多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及“中澳”共同保護候鳥。
水鳥作為濕地野生動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類群之一,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靈敏和深刻地反映着濕地環境的變遷。
近年來,昆明加大對滇池湖濱區域的保護,統籌開展以滇池外海環湖濕地建設工程為核心的滇池湖濱“四退三還一護”,截至“十三五”末,共建成滇池環湖生态帶6.29萬畝,其中湖濱濕地2.52萬畝、生态林1.47萬畝、陡岸生态帶0.93萬畝、自然恢複的湖内濕地1.37萬畝,在滇池的演化曆史進程中首次實現了“湖進人退”。湖濱生态帶的建成和濕地的恢複,為滇池構建了一道生态屏障,給鳥類的“回歸”和栖息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此外,為保護滇池水鳥生物多樣性,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編制完成了《滇池湖濱濕地水鳥栖息地修複》地方标準。該标準根據水鳥的生活習性及覓食特點,提出了具體的水鳥栖息地恢複措施和相關技術參數,因地制宜恢複不同類型水鳥栖息生境,滿足多種類型水鳥的生存需求。
物種的回歸和豐富是水質水環境水生态改善的“晴雨表”。滇池濕地水鳥種類的增加,新紀錄種、國家級保護鳥類的出現,從微觀上說明滇池濕地建設為水鳥創造了良好的栖息生境,宏觀上折射出滇池保護治理工作初顯成效。
雲南網記者 王瓊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