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的用處很大
我們說話、吃飯都需要它
有時會突然發現
自己的嘴唇或舌頭上
長了幾個小包
如果不小心咬破了
沒多久就發現又長了出來
幾個月也不消退
真是夠煩人的!
這個小包到底是什麼東西?
為啥有人經常長?
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影響?
下面就和大家
聊聊“嘴裡長的包”那點事
嘴裡長的包是什麼?
這個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在醫學上稱之為“口腔黏液腺囊腫”。
那這個“口腔黏液腺囊腫”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家可以用手捏捏自己的嘴唇,可以摸到很多疙瘩球狀的組織,這是口腔黏膜裡豐富的黏液腺體,它們是口腔保持濕潤、分泌黏液的組織,是正常的組織結構。
由于口腔黏膜位置淺,常會受到外傷、炎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比如舌體活動和下方前牙的摩擦,或者不自主地咬下唇動作,都會損傷黏液腺的導管,導緻黏液無法正常排出,進而引發黏液腺外滲或潴留性的囊性病變,就形成了口腔黏液腺囊腫。
它可以發生于口腔黏膜覆蓋的任何位置。
口腔黏液腺囊腫位于黏膜下,常見于下嘴唇和舌尖的腹部位置,表面僅覆蓋一薄層黏膜,故呈半透明 、淺藍色的小泡。
大多為綠豆至蠶豆大小 ,質地軟而有彈性,有的突出于黏膜表面,有的從黏膜下隆起,其表面黏膜容易被咬傷或破裂,流出清亮、黏稠的液體,像雞蛋清樣,破裂處愈合後易複發。
哪些人群容易嘴裡長包?
根據相關文獻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黏液腺囊腫高發人群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類:
多見于女性和兒童,常常不自主就咬自己的下嘴唇,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可能導緻黏液腺的創傷而形成囊腫。
如果進食時不慎咬傷,或者口唇外傷、手術後,起初可能表現為局部黏膜的潰瘍,大概一周以後潰瘍愈合,但出現了小包樣增生物,不消退。
有的患者由于佩戴了固定或者活動的矯治器,口唇與矯治器發生摩擦、擠壓,長時間的刺激有可能會導緻黏液腺囊腫的發生。
如何避免嘴裡長包?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避免口腔黏膜的創傷,所以隻能建議大家在進食時細嚼慢咽、說話時慢聲細語,降低因為牙齒咬傷導緻的黏液腺囊腫。
對于喜歡咬嘴唇的人,及時糾正不良習慣,還是可以大大降低黏液腺囊腫的發病幾率。
對于正在進行正畸治療并且有黏膜刺激不适的患者,建議盡快就醫師進行複診治療,及時幹預,避免黏液腺囊腫的發生。
治療手段有哪些?
如果囊腫特别小、不增長,也沒有任何不适,可以保守觀察,不做特殊處理。
但是,如果囊腫較大,長時間不消退,影響到進食和說話,且有反複摩擦發炎、腫痛的經曆,這種情況建議盡快就診治療。
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采用局部麻醉,基本上沒有什麼痛感,而且術後恢複也很快,在口腔門診就可以完成。
術後前兩天局部有點腫脹,可能會影響說話、進食,基本1周就可以痊愈。因為是黏膜手術,所以術後基本沒有什麼明顯的瘢痕。
對于特别害怕手術的特殊人群,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療或藥物注射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黏液腺囊腫不能通過口服用藥來治愈,必須經過侵入式的治療才可以解決。
做完手術基本就不會複發,但如果再不小心咬傷或者受到未去除黏膜的刺激還是有可能再複發的。
因此,避免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及時糾正不良的口腔習慣,是預防嘴裡長包的關鍵。
(來源:科普中國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