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
此書是關于茶葉生産的曆史、源流、現狀、生産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藝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辟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将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茶經》作者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東岡子,又号“茶山禦史” 。
以上是對陸羽的概括性介紹。
湖北天門茶聖故裡園景區陸羽像
以下我們通過幾個事,幾首詩來了解一下陸羽。
陸⽻⽣活在安史之亂的時代。⾯對祖國⼭河破碎,⼈民流離失所,陸⽻悲憤地寫出了《四悲詩》,他“⾏哭涕泗”,表現出了憂國憂民的情懷。詩雲:
欲悲天失綱,胡塵蔽上蒼;
欲悲地失常,烽煙縱虎狼;
欲悲民失所,被驅若⽝⽺;
悲盈五湖⼭失⾊,夢魂和淚繞西江。
對于養育他長⼤的智積禅師,陸⽻終懷感恩之⼼,當他得知智積禅師圓寂的消息後失聲痛哭,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六羨歌》。詩雲:
不羨黃⾦罍,不羨⽩⽟杯;
不羨朝⼊者,不羨暮登台;
千羨萬羨西江⽔,曾向竟陵城下來。
這⾸詩既表明了陸⽻對茶道的執着追求,⼜表達了他對恩師的深切懷念。
陸⽻的《茶經》付梓後名滿朝野,皇帝封他為“太⼦⽂學”,他婉辭聖命,⼜封他為“太常寺太祝”,他⼜拒不上任。他⽤⼀⾸《戲作》充分表達了⾃⼰視榮華富貴如浮雲的清⾼。他寫道:
乞我⽩萬⾦,封我異姓王;
不如獨悟時,⼤笑任輕狂。
陸⽻不僅是茶聖,⽽且是情聖。當他的紅顔知⼰李季蘭淪落風塵并且姿容早衰,體弱多病時,陸⽻仍然對她⼀往情深,經常起早貪⿊去噓寒問暖。對此,李季蘭寫有《湖上卧病喜陸鴻漸⾄》做了詳細記載:“昔去繁霜⽉,今來苦霧時,相逢仍卧病,欲語淚先垂。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醉,此外更何之?”李季蘭去世後,陸⽻寫了⼀⾸聲情并茂的《會稽東⼩⼭》紀念她:
⽉⾊寒潮⼊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已逐東流⽔,空見年年江草齊。
對于友情,陸⽻更是我們的榜樣,據唐書記載:“天下賢⼠⼤夫,半與之遊。”即當時全國有⼀半的賢達⼠⼦都和陸⽻交朋友。其中陸⽻與著名詩僧皎然和尚“⽣相知,死相随”結為缁素忘年交,更是傳頌千古的美談。陸⽻終⾝視皎然為良師益友,皎然圓寂後,陸⽻寫了⼀⾸詩追憶他們的友情:
萬⽊蕭疏春節深,野照浸寒瑟瑟⾝;
杼⼭已作冬令意,風⾬誰登三癸亭;
禅隐初從皎然僧,齋堂時溢助茶馨;
⼗載别離成永訣,歸來黃葉蔽師墳。
公元804年陸⽻去世後,朋友們按照他的遺願把他埋葬在皎然的墓塔附近。⼀代茶聖⼊⼟為安了,但是陸⽻的《茶經》和詩詞永遠流傳在⼈間,在如今紅塵滾滾的社會中,我們讀⼀讀陸⽻的詩,不僅有利于了解茶聖的情懷和茶道的精神,⽽且可以了解怎樣才能成為⼀個真正的茶⼈。
陸⽻的茶道理念
《茶經》對陸⽻茶道施⾏的⽅法、标準作了詳備細緻的闡述,同時,也為茶道提供了有關⼈⽣修養、思想⽅法、道德觀念等⽅⾯的豐富内涵。對此,我們稱之為陸⽻茶道的精蘊,可⽤五個字概括,即"清"、"和"、"儉"、"怡"、"健"。
⼀為"清"。清⼼養神是為神清。《茶經》有雲:"⾄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昏寐者,渾渾噩噩、混混沌沌之謂也。是⼀種精神上的⿇痹、⽊讷、滞澀。飲茶可使⼈⼼清、神朗,可緻⼈脫俗。⾏茶道,尚茶禮,是⼀種精神上的修持,境界的超拔。
⼆為"和"。和⽓安性是為⽓和。《茶經》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五,⾏三碗……。這是客來敬茶的典型場⾯,且以茶禮恭敬奉之。體現的是⼀種⼼平⽓和、和睦安甯的⽓氛。故茶道之和,實乃⼈際的融通,意态的謙和。
三為"儉"。儉德精⾏是為德儉。《茶經》雲:"茶之為⽤,味⾄寒,為飲最益。精⾏儉德之⼈,若熱渴……,聊四五啜,與醍醐、⽢露抗衡也。"精⾏儉德,指⼈的⾏為精謹儉樸,道德⾼尚純正。以茶道待客、會友、處世,即是以儉樸之⾝待⼈,亦以儉樸之意律⼰。追求的是欲念的淡泊,體現的是真善的崇尚。
四為"怡"。怡情勵志是為情怡。陸⽻茶道中有鑒茗、辨器、識⽔等規制。在所有的識、辨過程中,最先發⽣反映的是⼈體各感官對美好物事的體驗。如視覺所及,有茶具之精美别緻狀;有爐⽕之烈烈跳躍狀;有
沸⽔之騰波⿎浪狀;有茶湯之碧綠琥珀狀等不⼀⽽⾜。⾝臨其境,品嘗佳茗,情緒⼤悅。實為情緒的調節,志趣的雅求。
五為"健"。健體益壽是為體健。《茶經》雲:"若熱渴,凝悶,腦疼,⽬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露抗衡也。"⼜于風爐之⼀⾜鑄⽈:"體均五⾏去百疾"。醍醐、⽢露之效,乃舒⼈⼼腦百節之⾄善者。⽽百疾可去,則體健何憂。是以飲茶得體健,實乃使精神獲得良好載體,是⼈⽣康泰的理想歸附。
從五字精蘊可看出,陸⽻茶道,是陸⽻⼈⽣的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修⾝養性觀念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财富。
可以這樣說,陸羽把咱們的“茶事”升格為“茶道”。同時,陸羽之後才有茶字,才有茶學。
另外,陸羽倡導的茶文化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茶來自草木,因人而獲得獨特價值。确切地說,茶是因為陸羽擺脫自然束縛獲得解放,一舉成為華夏的飲食和精神縮影。陸羽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音律專家、書法家、演員、劇作家、史學家、傳記作家、旅遊和地理學家。我們從他的一生經曆和留下的作品可見一斑。
這些文字僅僅描繪了陸羽的一部分畫像,一個飽滿的有血有肉的陸羽等待着大家的深入了解。最後我引用下面的一段話作為今天内容的總結。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時号“茶仙”,天下益知飲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為神,買十茶器,得一鴻漸。】——《新唐書·陸羽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