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01
誰是全國老齡化率最高的城市?
不在東北,甚至不在北方,而在長三角和西南。
這是全國老齡化率(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8%的城市:
一般而言,當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意味着進入人口老齡化;超過14%,則意味着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江蘇南通,以22.67%的老齡化率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而東北最高的城市為遼甯撫順,老齡化率20.27%。
南通不是江蘇唯一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城市,泰州老齡化率也達到22.01%,而揚州和鹽城分别高達19.99%和19.87%。
與江蘇一樣出人意料的是四川。
四川竟然有6個地市老齡化率超過20%,最高的資陽市高達22.62%,與南通基本相當。隻有涼山、阿壩、甘孜3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省域來看,遼甯、重慶、四川、上海、黑龍江、吉林、山東、安徽等8省市老齡化率超過15%,其中東北三省全部在列,長三角除了浙江也全部在列,西南地區的重慶、四川同樣位列其中。
與之相比,廣東老齡化率僅為8.58%,深圳、東莞等地更是低到3.22%、3.54%,人口結構堪稱優秀,而且是極其優秀。(參閱《趕超日本!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再無懸念》)
可見,東北并非面臨少子化 老齡化雙重困境的唯一地區,即便發達如長三角、增長勢頭之猛如重慶、四川,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唯一的差别在于,長三角還有人口流入,而東北人口持續流出,所以人口形勢顯得更為嚴峻。
02
南通,為何成了全國最“老”的城市?
南通并非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而是2020年新晉的6個萬億GDP城市之一。更關鍵的是,南通與上海毗鄰,為上海大都市圈9個成員之一,且獲得了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的加持,屬于名副其實的上海“北大門”。
就是這樣一個坐擁無數光環的經濟強市,人口增量卻在各大城市裡墊底,老齡化率居高不下。700多萬人口裡,有175萬人超過65歲,231萬人超過了60歲。
南通老齡化率之高,并非新現象。
據南通當地官方說法,早在1982年,南通就在全國率先進入人口老齡化,比全國超前17年、比江蘇全省提早4年。
2000年後,南通又率先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到2010年老齡化率已高達16.51%,2020年進一步攀升到22.67%,邁過深度老齡化的門檻。
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南通生育率長期低迷。
早在2000年前後,南通出生率就已下滑到7%以下,2002年出生率首次低于死亡率,自然人口首次負增長。雖然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南通出生率有所反彈,但仍低于死亡率,自然人口持續負增長。
這就帶來一個緻命的後果,南通總人口長期停滞不前。
早在1990年,南通總人口就已高達767萬,2020年普查數據是772.6萬,30年幾乎原地踏步。
這背後,還不乏外來人口流入的貢獻,但也不足以抵擋自然人口負增長的長期影響。
究其根本,南通是生育政策執行最早也是最嚴的地區之一。南通下轄的如東縣是典型代表,該縣曾是全國有名的“計劃生育紅旗縣”,獨生子女政策比全國早10年開始實施。
七普數據反映了這一點,如東縣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29.98%,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更是高達38.91%,一個縣接近4成人口年齡都在60歲以上,這一數據令人吃驚。
如東縣的老齡化率比南通高了7個多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一半以上,已經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階段。
事實上,不僅如東和南通,江蘇大多數地市都面臨這一情況,這也造成同為經濟大省的江蘇,人口增量遠遠不及廣東,人口結構遠比一般省份堪憂。
03
四川重慶老齡化率為何這麼高?
川渝同屬原四川省,合計常住人口在20年前就已突破萬億,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重慶、四川老齡化率分别高達17.08%、16.93%,僅次于遼甯,位居全國第二第三。
從地市來看,四川18個地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隻有涼山、甘孜、阿壩州相對較低。
與江蘇經濟發達、城鎮化率高、生育率低、計生政策執行過嚴等因素驅動不同,四川重慶老齡化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年輕人口外流所緻。
重慶常住人口一直低于戶籍人口。
2020年,重慶七普常住人口數量為3205.42萬人,而2019年重慶戶籍人口就已達到3416.29萬人,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足足少了211萬,這些人口即為淨流出人口。
四川也是如此。2020年,四川七普常住人口數量為8367.5萬人,而據統計年鑒公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戶籍人口就已達到9122萬人,淨流出人口足有754.5萬人,相當于常住人口規模的9%。
顯然,一般而言,淨流出人口多是年富力強的年輕勞動力。當大量年輕人奔向外地時,本地的老齡化自然呈現加速态勢。
04
東北,集中了江蘇和川渝的綜合因素。
東北地區,既面臨出生率全國墊底的困境,又面臨着年輕人口不斷外流的尴尬。
出生率低,與江蘇有一定相似之處。東北曾經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城鎮化進程走在全國前列,國企衆多,在一刀切管理模式下,對生育政策的執行相較一般地區更為嚴格。
人口外流,東北的壓力可謂全國最高。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2020年,東北總人口少了1100萬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流動到了外地。
城市數據更凸顯了這一趨勢的嚴峻性。在東北30多個地市裡,隻有沈陽、大連、長春三個中心城市人口有所增長,其他所有地市都在減少。(參閱《過去10年,誰是人口增長最猛的城市》)
前一段時間因為房價跌回白菜價,上了熱搜的黑龍江鶴崗、雙鴨山、遼甯鐵嶺等收縮型城市,人口跌幅位居前列。
這種局面,恐怕不是短期可以逆轉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