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效雄
作者系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原副總經理、高級編輯,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起》、散文集《尋覓天籁》等。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起義将領程潛和陳明仁在人民解放軍進城後,舉行了盛大慶功宴,是為湖南和平解放第一宴。
凡有大事,必有大宴。古時祭天地、享祖先、慶婚娶、辦喪事、升官生子、迎賓送客,均為大事,都要聚餐。聚餐時對菜肴的品種有嚴格要求,色、香、味、形上很有講究。屈原《九歌》中有詠美食的記載。《楚辭》中《招魂》《大招》兩篇,也反映了當時祭祀活動中豐富味美的菜肴、酒水和小吃情況。
湖南和平解放,化幹戈為玉帛,免于生靈塗炭,革故鼎新,是大喜事,當然要有大宴。當晚的慶功宴上沒有山珍海味,安排的則是醴陵十大土菜。
如此大慶,為什麼選擇醴陵菜?其一是程潛、陳明仁兩位将軍為醴陵人,以家鄉菜待客,顯示其隆重。其二湘菜主要來源是湘東菜,譚延闿的祖庵菜自不必說。湖南民間有“吃在大湘東”一說,而湘東菜中的醴陵美食,為湘菜之精華。據說這次宴會上,鄉土情結濃郁的黃菜,是從100公裡之外的倆将軍家鄉,用18架土車送過來的。這樣看似普通的土菜,既解兩位醴陵籍将軍的思鄉之渴,也讓晚宴上所有的來賓唇齒留香,久久不能忘懷。
榮登湖南和平起義慶功晚宴的十大醴陵土菜是: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魚、沩山豆腐、柴火鲴魚、苦瓜炒仔鴨、醴陵黃菜、生炒羊肉、醴陵臘菜(伏魚、臘肉、臘豬肝等)、醴陵雜菜、醴陵炒蛋。
先說黃菜。昔時,黃菜在醴陵,是當“爛菜”來吃的。如若此餐吃不完,到下餐當剩菜一回鍋,其味甚至更絕,不但爽、脆,還滑溜溜的。經開水燙熟,亂刀切出,大鍋炒出,大海碗盛之的黃菜,如今還出現在很多湖南人的餐桌上。宴會上的黃菜,比民間吃法講究一些,刀功精緻,細切如絲,擠幹水份,下鍋後炒幹水,最好是加些米湯,以豬油、蒜末、姜絲、幹辣椒急火爆炒,出鍋時淋兩滴香醋,無須放味精之類,吃的就是黃菜特有的滋味,原汁原味原生态。
最有特色的還是醴陵小炒肉。取前腿豬肉,肥瘦各半。其他配料是新鮮辣椒、芹菜、蒜苗、大蒜頭。将肉切成薄片。辣椒切碎, 可用青紅椒各半。蒜頭切片,本地芹菜和蒜苗切段備用。鍋内放少量油,放入肥肉小火煎炒, 把肥肉的油煎出些,以免太肥。肥肉煎到微黃時,放入切好的蒜頭翻炒出香味,加入切好的辣椒,武火翻炒,放一勺豆瓣醬或少許鹽,倒入瘦肉炒到微變白色,倒入涼水,水的量以稍蓋住肉為好。煮開後加入芹菜蒜苗稍煮片刻,可放少量味精或雞精調味,嘗下味道,鹽夠了便可起鍋。
還有一道苦瓜炒仔鴨,也是醴陵鄉下的做法。醴陵人興吃鴨,善吃也善做。鴨子的吃法有多種,醴陵人會用苦瓜來做配料,主料選用的是長期散養在山野間的“醴陵草鴨”。“醴陵草鴨”食鮮草、飲山泉。這種鴨子生長緩慢,一年生的鴨子,一般不會超過一斤半,瘦肉率卻高達85%以上,含水量僅為普通鴨的三分之二。鴨肉下鍋後旺火爆炒一會兒,加姜塊避膻,肉質轉為白色時添苦瓜片再炒。三五分鐘後,加冷水繼續武火煮開。這一步驟極為關鍵,這樣做出來的鴨子肉質鮮嫩、湯味純厚,放上蔥段便可出鍋了。苦瓜與葷菜同食,既有清口解膩的作用,苦瓜的苦味中和了鴨子的腥味,增添了别樣的清香。
那次大宴已經過去了七十餘年,當年吃過這次宴會的客人,幾乎全部作古了。如今在醴陵鄉間,人們辦大事時,還能夠吃上這十大碗中的半數,要全吃上隻怕很難。醴陵城裡大街小巷的菜館,和長沙等地的一些醴陵餐館,或許能夠品嘗到蒸魚、小炒肉等幾道正宗的土碗味道。大部分土菜已經改良,變得越來越城裡味道了。時代在變,人們的口味自然也會變化的。
[責編:達慶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