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啦……”
一不小心,手觸到爐火上的鍋沿,開水倒在自己手上,燙出個水泡!
該不該戳破?
支持者說:趕緊戳破,才好得快!
反對派卻認為:千萬别戳破,會留疤!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專業的燒傷科醫生怎麼看?
小水泡:沒必要戳破
直徑小于3厘米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張濤副主任解釋,較小的水泡,并不影響行動與生活,“隻要3~5天,它就會自行吸收、愈合” 。
更重要的是,隻要保持患處幹燥,水泡皮還是一層很好的保護膜。它有三個好處:
一是,保護創面;
二是,避免感染;
三是,避免疼痛。
而戳破水泡後,傷口的愈合速度也并不就比不戳破快。
不過,水泡皮也不是萬能保護罩。
康複期間,仍需每天用碘伏給傷口消毒,如果擔心水泡被磕碰破損,還可以在上面包紮2~3層紗布,以保護傷口。
大水泡:一定要戳破
3~5厘米以上
一是因為水泡面積大,會影響行動與生活,二是大水泡會脹,引起張力性疼痛。三是大水泡很容易被碰破,反而容易被感染。
所以,還是戳破為好。
怎麼戳破呢?
張濤主任不建議患者自己挑破,推薦到醫院求助于醫生。醫生會在消毒後用無菌注射器,抽去水泡裡面的液體,或用無菌針具刺破水泡排出液體,避免引起水泡内感染。
萬一自己不小心刺破水泡怎麼辦
步驟一:先用碘伏消毒(不建議用酒精或雙氧水消毒),然後塗抹抗菌消炎類燙傷軟膏(如紅黴素軟膏、磺胺密定乳軟膏等)。
步驟二:用無菌凡士林油性紗布進行包紮。
要用油性的無菌紗布,可以減輕紗布與傷口的滲出液粘連。
有些燙傷起泡,是因為燙傷後沒有及時降溫,燙傷處溫度過高損傷深層皮膚所緻。
所以記住了,一旦發生燒燙傷,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患處20~30分鐘以上。
經過冷水降溫等處理後,可以減輕疼痛及燙傷的深度,傷口較大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渾濁的水泡:一定要戳破
水泡顔色發暗,傷口疼痛加重,水泡3~5天不消失,内部水泡液變渾濁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發現傷口感染了。
一般皮膚起水泡,水泡液都是清澈透亮的。如果3~5天後,水泡不僅沒有消失,裡面的液體還顔色發暗,變得渾濁,那就很有可能是傷口感染了。
這可不是小事!
此時需要到醫院,讓醫生檢查傷口,判斷是否戳破水泡,放出裡面的水泡液,并進行診治。
本文來自:《中國家庭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