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餐桌上的重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俗話說“主食吃不對,三高找上門”。主食中又有什麼養生秘訣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比較常見的土豆~
土豆既可以當主食,也能做各式各樣的菜。那你可知土豆都有哪些營養?
1
土豆營養豐富
1富含維生素C
土豆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較多的,其含量相當于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
而B族維生素更是蘋果的4倍,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
土豆維C含量還高于檸檬,檸檬是22mg/100g,土豆是3022mg/100g。
維生素C加熱易破壞,而土豆中的澱粉能保護維C,在加熱時減少被破壞。
2低熱量
100克米飯熱量=167克土豆熱量。土豆的熱量要低于米飯,建議用土豆代替一部分米飯食用。
3控壓
每100克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也是米飯的16倍,适當的高鉀低鈉飲食有助于改善高血壓。
2
土豆很多人吃錯了
1做成土豆泥
我們提倡用土豆來代替主食,有助于控糖,一般大米飯的升糖指數為83,屬于高升糖食物;而煮熟的土豆的升糖指數是66,屬于中等升糖指數。
但是細心的朋友應該發現了,土豆做成土豆泥之後,升糖指數竟然還升高了,變成73。
專家建議煮熟的土豆可以代替主食,但是不要做成土豆泥!
2土豆 米飯
“土豆 米飯”是種再常見不過的搭配組合了,像酸辣土豆絲、土豆炖牛肉、土豆燒雞塊等都特别下飯,有時候就着吃完了一碗米飯還想要第二碗……
但你可知道,土豆不同于别的綠葉菜,它的澱粉含量通常在14%~20%之間,屬于蔬菜中的最高級别,比南瓜還要高出近3倍,與米飯極為接近。
将土豆和米飯搭配在一起吃,就等于一頓飯吃了兩份主食,易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超标。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内會轉化成脂肪,這就大大增加了高血脂、脂肪肝、動脈硬化、肥胖等病症的發生風險。
所以吃土豆時一定要相應減少精米白面等主食的攝入量。
3
土豆和它是好搭檔
1土豆 醋
醋有很好的助消化的效果,《本草綱目》記載,醋能散諸熱、治胃氣、理經脈、消食。
而且,研究發現,與煮相比,添加了醋的土豆冷卻後,升糖指數會降低。研究人員表示,類似醋酸的添加物,能通過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來降低血糖反應。
老太原炒涼粉
①在鍋中放水,大火燒開,把用土豆澱粉配制的粉糊倒入鍋中,快速攪拌,晾涼3小時成型。
②土豆涼粉改刀切成小塊。
③鍋中放油,放入蔥、蒜、蒜苔丁煸香,加入少量山西陳醋、醬油、水、鹽、雞精、味精,再下入土豆涼粉翻炒入味,出鍋前再烹入一點醋。
2土豆 番茄
西紅柿中富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有助于清除體内自由基。
它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P、胡蘿蔔素等營養素,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保護血管。
番茄土豆湯
①番茄切塊、土豆去皮切片。
②鍋中熱油,放入番茄塊小火煸炒,放少量鹽炒至番茄出汁;倒入适量開水,放入土豆片,中火炖煮,土豆成熟即可出鍋。
3土豆 蘿蔔
都說冬吃蘿蔔賽人參,中老年人容易有胃脹氣的問題,而中醫認為蘿蔔有理氣消食的功效。
蘿蔔燒土豆
①五花肉粒下鍋煸炒至焦黃,加入大料、蔥姜繼續煸炒,放入蘿蔔絲,待蘿蔔絲炒至塌秧後盛出備用。
②另起鍋下入少許五花肉、蔥姜煸香,放入土豆條炒香,加入開水蓋蓋焖5分鐘。
③土豆成熟後,倒入蘿蔔絲,加入鹽調味。燒煮入味後出鍋,再撒入焙焦的幹辣椒、香菜即可。
土豆怎麼選?
如何挑選脆、面土豆?
1、脆:表面光滑,麻點少,顔色略淺。适合炒制。
2、面:表面凹凸不平,麻點多,顔色略深。适合做面點。
(我是大醫生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