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是否可以封存?來源:甯波日報在未成年人犯罪審判中,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即法院會對不滿18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罪犯的犯罪記錄進行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後,原則上不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是否可以封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甯波日報
在未成年人犯罪審判中,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即法院會對不滿18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罪犯的犯罪記錄進行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後,原則上不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這裡所稱的封存,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對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予以保密。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目的是為了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弱化未成年人犯罪的負面“标簽效應”,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使他們在刑滿後能夠不受影響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在複學、升學、就業、入伍等各方面不受歧視。
但封存并非絕對,而是有兩種例外,一是“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二是“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那麼,哪些情況屬于“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特殊累犯。雖然我國《刑法》把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排除在累犯之列,但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任何時候再犯上述任一類罪的,都以累犯論處”。也就是說,當未成年人實施前述任一類罪,要以累犯論處時,這就必須查詢被封存的犯罪記錄。二是在法院判決後發現漏罪或又犯新罪。根據《刑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又犯新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與之對應,司法機關也必須查詢已封存的犯罪記錄。三是判決生效後發現對未成年人判決有誤。即如果檢察機關認為法院對未成年人的判決确有錯誤,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提起抗訴,或上級法院發現判決确有錯誤,作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的決定時,被封存的犯罪記錄應當解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