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屬天南星科本草植物。每年處暑開始種植,元旦、春節期間收獲上市,肉質細膩,略顯甘甜,茨菇外形酷似馬蹄,但個頭普遍要比馬蹄稍大一點,茨菇外皮的顔色與馬蹄不同,是白中帶點淡褐色,頭頂上有一個箭頭狀的小尖芽。 茨菇的英文名:Rhizome of Oldworld Arrowhead,别名:藉姑、槎牙、茨菰、白地栗等。
《本草綱目》:慈姑,生淺水中,入亦種之。三月生苗,霜後葉掐,根乃練結,冬及春初,掘以為果,須灰湯煮熟,去皮食,乃不麻澀戟人咽也。嫩莖亦可DIE食。烏芋、慈姑原是二物,慈姑有葉,其根散生,烏芋有莖無葉,其根下生,氣味不同,主治亦異,而《别錄》誤以藉姑為烏芋,謂其葉如芋。陶、蘇二氏因凫茨、慈站字音相近,遂緻混注,而諸家說者因之不明,今正其誤。
生茨菇
茨菇的營養價值
茨菇含豐富澱粉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和磷。能解毒涼血、健胃止咳。茨菇在大石鎮種植曆史悠久,是大石鎮的傳統土特産品。茨菇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須根系,匍匐莖末端積累養分,肥大形成球莖。球莖扁園形,肉質較堅實,皮和肉均呈黃白色,含豐富澱粉質,稍有苦味,風味獨特。
茨菇紅燒肉
茨菇的藥用價值
茨菇的藥用價值也是相當不錯,中醫認為,茨菇能解百毒。茨菇能治腫瘤,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茨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茨菇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難産,産後胞衣不下,崩漏帶下,尿路結石,小兒丹毒等有一定的食療輔助作用。
茨菇食材
茨菇的食療價值:
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散結。用于咯血,吐血,難産,産後胞衣不下,崩漏帶下,尿路結石,小兒丹毒;外用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防癌抗癌:茨菇含有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可提高癌細胞中的CAMP水平,抑制癌細胞有絲分裂的癌細胞的增殖。有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
解毒利尿:中醫認為,茨菇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強身潤身:茨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慈菇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作用。
茨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咳嗽痰中帶血、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腳氣病、神經炎以及腫瘤病人。
孕婦、便秘者不宜多吃。
茨菇菜譜:
茨菰有很多的做法,其中以茨菰紅燒肉廣為流傳。
鴨胸肉炒茨菇
鴨胸肉炒茨菇
茨菇豆腐湯
茨菇豆腐湯
茨菇燒肉
茨菇燒肉
茨菰燒雞翅根
茨菰燒雞翅根
煎茨菇餅
煎茨菇餅
茨菇焖火腩
茨菇焖火腩
炸茨菇片
炸茨菇片
茨菇燒雞
茨菇燒雞
小炒茨菇
小炒茨菇
茨菰紅燒肉
茨菰紅燒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