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怎麼交?退休之後領到了錢才能更多。養老金有人領得多,有人領得少,差距甚至可以達到10倍以上?養老金系統真的公平嗎?很多人上班的時候也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可是退休的時候卻比繳納過養老保險的人領的錢還多。這些問題以後都變得透明了。因為咱們國家養老金制度其實一直都在改革。
在咱們傳統的印象裡邊,領養老金的人分為三種。
第1種就是領财政工資的人,例如大家都很羨慕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在養老金雙軌制的時候,領财政工資的人在職期間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但是退休之後能領到的養老金,往往要高于普通的企業單位退休人員。
第2種領養老金的人,就是企業職工,目前已經退休的中老年朋友,企業職工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私人企業。在職期間單位和個人共同出錢,為自己繳納了養老保險。所以企業職工在職期間交養老保險是有一定的經濟負擔,但是負擔并不明顯。
第3類人就是咱們的靈活就業者,靈活就業者是所有交養老保險的人群當中,經濟壓力最重的一類人。因為靈活就業者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全部都要自己承擔。而每個月養老保險費用繳納之後,進入到個人賬戶裡邊的錢連一半都不到。所以很多人甯可選不領養老金,也不會去交這錢。或者咬咬牙隻繳納最低檔的養老保險基數,繳費年限也隻選擇最短的15年。
退休之後這三類領取養老金的人,基本上排序就是,領财政工資的人,退休之後的養老金相對最高。其次是企業退休的人,領得最低的基本上都是靈活就業者。可是自從2014年咱們國家養老金開始并軌以後,到現在也快10年的時間了。這個并軌主要并的就是領财政工資的人。養老金徹底完成并軌以後,不管是财政,還是企業,還是靈活就業,繳費和領錢,用的其實都是一套養老金系統了。
用的就是咱們職工養老保險的系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個人賬戶裡邊兒有着詳細的交費記錄,交費月份,和交費錢數非常的詳細。等到自己該退休的時候,這些錢記錄的都會清清楚楚。誰的養老金高,誰的養老金低,其實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個人賬戶餘額裡邊連本帶息一共有多少錢。個人賬戶的錢越多,就說明退休之前繳納的養老保險錢越多。也就是自己為養老保險體系的貢獻越多。所以退休之後自己能領到的養老金也就會越高。反之就會越低。
完全并軌之後的養老金是一個獨立的體系,不管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國企職工,還是私企職工,包括靈活就業者。個人養老保險賬戶裡邊的利息,還有算法都是一樣的。除了靈活就業者按照繳費基數的20%進行交費。其他的單位全都是按照工資的24%進行繳費。而所有人交的錢,能進到個人賬戶裡邊的錢,就是自己交費标準的8%。
舉個例子,比如自己是5000塊錢的月工資,交費基數也是按照5000塊錢的标準計算。那麼5000塊錢的8%,就是400塊錢。理論上來講,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會有400塊錢進入到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裡面去。但是理論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下邊咱們就來說一說差距到底在哪。也就是為什麼以後養老金徹底并軌之後,同樣的工資,退休之後養老金領取的錢數,還是會不一樣。
第一,咱們還是先說領财政工資的人群,體制内所有的流程,都會按咱們國家規定的标準進行,該交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沒有必要鑽漏洞。如果工資是5000塊錢,那麼養老保險就會按5000塊錢的24%進行實繳,單位交16%個人交8%,這個8%就是400塊錢進入到個人賬戶裡邊去。
然後就是企業了,企業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個是私企,一個是非私企。非私企主要也就是國企跟央企之類的,養老金繳納和領取标準,與公務員沒什麼區别。如果是私企,那就有區别了,由于很多私人企業,都會走一些稅務和财務上面的捷徑,這樣可以為單位省下來不少錢。所以同樣是5000塊錢的月工資,私企往往就會選擇按照當地收入水平的最低标準來繳納,發工資的時候按照5000塊錢來計算。但是交社保的時候,可能會按2600,或者3000的标準來交費。咱們就按3000塊錢來計算,個人交費3000塊錢的8%,就是240塊錢進入到咱們的個人養老保險中。這樣的一個操作,咱們一個月養老保險賬戶裡的錢,比按照實際工資交納就少了160塊錢。這樣日積月累地算下來,其實退休的時候,就要比按工資實繳的單位,領的養老金要低。
而靈活就業者,由于所有的交費費用都是自己出的錢。在交費的時候自己選擇哪個檔,也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包括交費年限也是完全由自己決定的,隻要退休之前交滿15年以上就行了。說到這個時候,朋友們也應該能夠明白了,養老金系統即使并軌之後。退休以後的養老金領取差距依然還是存在的,隻是存在的更加透明了而已。
如果咱們知道自己養老金交納的标準比較低,那麼退休之後,還想有一份比較可觀的收入。就不能隻依靠養老金過日子了,早早的多掙點錢,别管是存在銀行吃利息,還是炒股票,買基金,買房子吃租金,或者開店。早早的就做好準備,給自己增加一份額外的補充型養老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