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感悟 人在旅途

感悟 人在旅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6 10:45:39

感悟 人在旅途?“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關于過年的童謠離現代人似乎越來越遠,但雞年春節的腳步卻越來越近,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感悟 人在旅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感悟 人在旅途(人在旅途向着家的方向)1

感悟 人在旅途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關于過年的童謠離現代人似乎越來越遠,但雞年春節的腳步卻越來越近。

年關近了,走在街上,到處是遊子歸家的身影,空氣裡流淌着思鄉的氣味。回家,是每一個中國人心頭共同的期盼,它不僅是腳步的行走,更是精神上的遷徙。哪怕路途遙遠,哪怕行李沉重,都擋不住人們的似箭歸心,返鄉的跋涉變得既溫暖而又甜蜜。背着大包小包趕路的人,為出行忙碌的人,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方向:家!

空船返回 年三十到家

“我老婆和弟弟去買年貨了,回來就出發,這幾天天好,年三十早上能到家。”1月22日上午9:55,京杭運河鎮江水上服務區,“魯濟南貨0440”船,32歲的呂祥猛正在船艙裡挂福字。

半個月前,滿載700多噸糧食的貨船從山東濟甯出發,經過京杭運河,抵達昆山。“算着要過年了,卸完糧食沒上新貨,一天沒耽擱往回走,空船比裝貨走起來快一倍。家裡老的小的等着我們,損失就損失點!”跑船7年多,頭一次,呂祥猛放空船返回。“我老家在濟甯微山湖。家裡沒地了,父母70多歲,也沒法出去幹活,幫我們帶孩子,老婆一直跟我跑船。大女兒10歲了,過年總要給她添件新衣服吧,當媽的給她去買了。”“你給孩子準備什麼過年禮物?”記者問。“給啥啊,這兩年行情不好,賺不了什麼錢。過年,包個紅包,幾十塊錢,她肯定交給奶奶,哈哈哈!”談到孩子,“85後”的呂祥猛忍不住笑出了聲。

人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呂祥猛一家九口的日子都靠這艘貨船。“基本上就在京杭運河上跑,拉電煤、建材、糧食,跑一趟20多天到一個月吧。船不能停,停了就沒收入。可是跑船就不能在家陪孩子,孩子老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家。過年一定要好好在家待幾天,幫老人做點事。”呂祥猛把牆上的福字擺了又擺,下面的大紅色吊穗理了又理。數九寒天,冷風直往船艙裡灌,旁邊的空調卻蒙着厚厚的布。“船停下來,用電要重開機器燒柴油,貴,多穿點衣服就不冷了,一路上多辦點年貨。”

鎮江市城區地方海事處執法中隊中隊長戴軍元告訴記者,船民回家過年更不容易,因為水路交通受天氣影響很大。有一年春節前京杭運河水位創曆史新低,近兩百艘船停在谏壁船閘附近的錨地。海事工作人員送水送油送蔬菜,讓回不了家的船民,也過個好年。

所有的假都攢在春節

“師傅,箱子裡有兩瓶酒,不要倒下來放,謝謝!”1月21日下午5點,南京汽車南站,26歲的曾袁慶緊盯着大巴司機整理行李,不時叨叨兩句。南京—十堰,大型高一客車,345元,剛在自助取票機取的車票已經被他捏的有些皺皺巴巴,額頭上也有細細密密的汗珠。“公交倒地鐵,差點沒趕上。”

“南京到十堰,就兩趟火車,K282,18小時15分;K1156,13小時22分,後一個快一點,票價也便宜點,硬座134元。去年沒回家,攢了一年的假,今年過年狠狠休他半個月。”小曾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8年,南京到十堰的7次往返,從沒坐過火車卧鋪。要不是今年沒搶到火車票,他的春節回家路會和往年一樣辛苦。“汽車票價格貴些,時間和火車差不多,但比硬座舒服多了,明天早上就能到家了。”曾袁慶安置好行李,上車找到座位立刻打開電腦開始幹活。

當記者聽說小曾是“程序猿”,趕緊“八卦”了他的收入。“底薪3200元,加班、項目獎,每個月加起來拿到手8000多元。去年寫的兩個遊戲程序賣得不錯,老闆包了兩萬元紅包。”小曾飛快地在筆記本電腦上敲敲敲。“收入不錯,幹嘛這麼節省?”記者不禁問。“高考沒考好,上了三流大學,家裡花了不少錢,說老實話,現在賺了點錢才有底氣回去,給爸媽買了禮物,再給讀研究生的妹妹包個紅包,自己能省就省點。”曾袁慶抓了抓亂蓬蓬的頭發。

南京到十堰,近13個小時車程,曾袁慶随身的背包掏出電腦後立刻癟了下來。“你不帶點吃的麼?”記者問。“剛才吃了兩個茶葉蛋,一晚上就到家了,工作的時候不吃東西,餓着比較清醒。”曾袁慶的回家路,看來是要在編程中度過了。

讓旅客走了走好

匆匆的腳步,目标是遠方的家。而人流如織的路,能否暢通,離不開“春運人”的辛勞和汗水。

1月23日下午2點,南京火車站候車大廳裡熙來攘往,人們肩挑手提,步履匆匆,鐵路出行迎來節前高峰。而在車站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内,“90後”放客員薛文的面前隻有三樣東西:一台對講機,一張椅子,一支筆。“2号台,K290次報進。K376客流大,請注意組織。”對講機裡薛文的聲音,平靜而又透着權威。

2017年是她工作以來的第四個春運,與其它崗位不同,薛文面對的不是旅客,而是兩塊列車到發顯示屏。根據列車運行狀态,通過對講機發号施令對放客進行組織。“每天接班後,趕緊仔細看列車計劃,用筆标劃出列車停運、編組變化等關鍵性内容,及時調整放客作業計劃表,迅速将重要内容傳遞到各個崗點。”薛文說。

列車進站何時放客、各個候車室放客順序怎麼安排,所有一線客運員都得聽她的指令,薛文就像客運組織的“指揮官”。每天南京火車站100多趟列車開車時刻、候車室安排分布、列車的車型編組,她必須熟記于心。排除所有幹擾,不放過對講機裡每個來自現場的信息,緊盯屏幕上所有列車到發情況。“要是幾趟車一起到,候車室乘客很多,怎麼辦?”記者問。“要交錯放客,避免客流沖撞在一起,尤其是春運期間,乘客所帶行李多,上上下下很不方便。”薛文說。十幾個小時一個班上下來,看其他東西也是滿眼的車次、股道數字。列車預報、報進、組織候車室放客、确認候車室放客完畢,每一趟列車起碼要說十幾句話。

臨近春節,臨客大量增加,“小蜜蜂”的聲音開始變得沙啞。“讓旅客走了、走好,我們的工作就有意義。”薛文說。

一天起立下蹲超千次

“請您出示登機牌和身份證。”1月23日早9點,南京祿口機場國内出發安檢區,安檢員路淼迎來她的第六個春運,“我們一組6人,每隔20分鐘,驗證櫃台和人身檢查崗位就要輪換一次。”

每個旅客的人身檢查都要安檢員起立、下蹲,一天下來,這樣的動作要做上千遍,如果不定時輪崗,身體吃不消,很多“90後”都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小到一個紐扣,大到行李箱,每天3萬多名出港旅客和一切進入機場隔離區的人員、物品,都要經過這些安檢員的手和X光機全方位“無死角”檢查,23個安檢道口,就像23條流水線,飛速運轉。

“這個包裡應該有鏟子、螺絲刀等工具,要開包檢查。按照規定,這些物品必須托運。”已經奮戰了20年春運的祿口機場旅檢一科帶班長施正晨是安檢崗位上“年輕的老同志”,眼睛一掃,就看到X光機顯示屏上的“可疑物品”。“有些乘客不理解,超量液體、工具一定要随身攜帶,這時候,安檢員一邊要耐心解釋,一邊要加快速度。因為如果一個工序耽誤10秒,後面馬上就開始排隊。既要堅持原則,也要讓旅客心悅誠服,過年回家要有好心情。”

上一天,休一天,安檢員的工作時間“看上去很美”,但與普通的一天8小時工作不同,他們一個班經常是24小時。“越到過年越忙,以前春節忙兩頭,現在年三十、年初一,出去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過年比平時還忙。”路淼今年除夕也要在工作中度過:“習慣了。我們的職責就是讓旅客安全舒适回家過年。”

記者從祿口機場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從1月13日春運開始到24日共計12天,安檢共查獲旅客夾帶的火種15782個,超标充電寶 6390個,超标液态物品10028件,冒用證件乘機21起,限制随身攜帶的如刀具、工具等物品4500件次,因藏匿違禁品受到機場公安處罰的25起。

家,越來越近;團圓,近在咫尺。在外的遊子盼早點回家,在家的人盼着親人安全歸來。遊子回家路,一路平安!(呂 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