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中國古代的防治瘟疫中一直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西漢以來,中國曆史上共發生過三百多場瘟疫,由于中醫的有效預防和診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國曆史上從沒有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場瘟疫就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的悲劇。
可見中醫在中國曆史防治瘟疫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價值,在現代社會更應該努力挖掘和宏揚祖國傳統醫學,積極采用自然療法預防和治療現代疾病。當年在“非典”疫情蔓延的時候,中醫藥更是再次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的發展。
《内經》雲:“正氣存内,邪不可幹。”可見人體百病滋生皆因陽氣不足,此次病毒來襲,更提醒我們廣大人民在平時要注意養生,堅持艾灸,增補和保護我們人體體内的陽氣,這樣才是保護我們健康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艾灸最能補人體之陽氣,“日為天之陽,艾為地之陽。”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艾草是所有植物中進行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植物,生長過程中能極大吸收轉化太陽熱能。艾灸過程中,能釋放大量陽氣被人體吸收,循經走絡,直達病竈,能有效祛除寒濕邪氣,治病延年。中國用艾灸治病的傳統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扁鵲心書》中說:“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在《黃帝内經》中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古人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尤其重視艾灸的作用。
北京國鋒堂中醫研究院,健康咨詢微信cwt4269
橫峰國鋒堂中醫診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