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現在房子的成本那麼高

為什麼現在房子的成本那麼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00:23:18

為什麼現在房子的成本那麼高(房子的成本那麼低)1

北京章哥,房地産從業20年,通曉業内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隻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網友發來個視頻,是個紀錄片的片段。内容應該是當年西城區某地拆遷的事兒,時間大概在2006年前後。

我看了看沒太懂什麼意思。片段很短,隻是說這家拿了一筆拆遷費,然後女主人和女兒都想去天通苑買房,2700一平米能買個三居室。而男主人則決定去郊區買三間平房湊合住,理由是奧運會之後房價一定暴跌。因為蓋房子的成本就千兒八百塊錢,賣2700太黑了,所以要等房價降到1000多的時候再買才劃算。

我問網友給我發這個什麼意思,他說隻是想知道,天通苑當年真的這麼便宜嗎?

當然是真的,2700還說高了呢,标準價應該是2650。因為這是經濟适用房,最早開發時就定死了價格,不許漲。開始沒覺得太便宜,但後來商品房價格都漲了,這經适房就顯得太劃算了。

所以後來這些房源都隻針對拆遷戶,很少對外公開銷售了。一個指标在2005年的時候就能炒到7/8萬,2006年都突破10萬了,15萬的據說都有,畢竟當時的二手房都4000多了。這要以2650買個大戶型還是很劃算的。

不過這就算是真的也已經是過去式了,有什麼用嗎?回答很奇葩,說是準備在砍價時當做籌碼,畢竟當時2650買來的,現在賣他4萬多太貴了。

這就沒什麼可聊的了,可以當做籌碼,但沒什麼用,也就是個調侃而已。人家當年就算是白來的,現在該賣多少錢也不會降。商品價格跟成本是無關的,隻由供需關系決定。

不過這視頻倒真挺有意思的,真實地體現了當年北京拆遷戶的心态。

甭說2006年前後了,哪怕是到了2009年,還有很多人拿了錢不買房或幹脆隻要錢不要回遷房的呢。比如望京的大望京村拆遷,是從2009年春天開始的,那會兒房價還沒漲得太猛,隻是略有回升而已。

所以,在當年1700個拆遷戶中,以4500塊錢購買回遷房的比例才不過是51%,将将過半。畢竟當時4500可以算便宜,但也算不上太便宜,因為北京當時的均價也就是1萬出頭而已,五環外幾千塊錢的有的是。而且很多人都認為房價不可能再漲了,一定會繼續下跌,所以甯可要錢買車買黃金也不買房。

在這之前隻要錢不要房的就更多了,我所在公司在2002年拆了個豐台的片區,一年後做了個統計,在這一年中買房的才不過是30%,大多數家庭都在觀望,都盼着房價下跌呢。

另外也有很多人真的認為樓房是不值的,買房太虧了。尤其是家裡蓋過房的都知道,普通小院或小闆樓的成本最多才千把塊錢,便宜的甚至6/700都能拿下。那憑什麼建成小區樓房動辄就賣幾千上萬的啊,确實太黑了。

主要那會兒的人們都沒什麼土地的概念,就覺得既然土地是國家的,那國家的東西就應該都免費,沒道理賣高價啊。

别以為這是笑話,在當年哪個開發商也沒少被怼,人們就是理解不了,本來分文都不值的土地,怎麼到了開發商手裡蓋成房子就能賣這麼多錢呢?那會兒我是經常被怼得啞口無言的,比如跟買房人解釋說除了蓋房子還要有稅費、營銷、管理等成本,但買房人一句話就怼回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兒,你們願意花,憑什麼找我們要錢?

别說,我當時經常覺得他們反駁得很有道理。

視頻裡這家子拆遷戶也不知道當年買在天通苑沒有。如果沒買,那買在郊區平房就得看政策了,看村裡的政策。

這種房在那會兒還挺流行的,出了四環哪兒都有,便宜了萬把塊錢一間,貴了也不過兩萬多點兒,還帶個大院子。一般都是村裡在集體用地上蓋的,也有從村民手裡買的宅基地。拆遷的時候看情況,看村裡是否承認和是否講理了。

前幾天我路過豐台,看見鐵路邊上還有個院子,這就是當年城裡拆遷戶買的平房,一萬一間,五間房一個院子五萬塊錢。

前些年這村子也拆遷了,村裡人正常拿補償。但對這些外來戶呢,房子就按照廠房來對待,2000多一平米,隻補償建築面積,那就是十多萬塊錢。當然這村子還算不錯,允許回遷一套房,但自己交錢每平米5000,一套房50萬。

這家覺得太虧了,合着自己當年拿拆遷費能買至少100平的商品房,現在折騰了十多年的平房,竟然卻隻能換回100平的回遷房了,不劃算啊。其他買平房的都湊合着同意了,隻有這家不搬,成了釘子戶。可這院子在鐵道邊上,規劃中的綠化帶,所以根本沒人理他,據說已經又釘了快十年了。

村裡人還給我看了看這家寫的上訴書,通篇就是兩個字“成本”。控訴自己付出的成本太高了,不應該受到如此的待遇,太虧了。但這又能怎樣呢,法院根本就不會支持這種交易,能受理就已經很不錯了。估計到最後也是和稀泥,讓村裡多給個幾萬塊錢也就到頭了,否則對其他拆遷戶也沒法交代。

正寫這篇文章呢,剛才發視頻的網友又提了個問題,天通苑當年的建造成本是多少錢?

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純建安應該是1200左右,加上各種費用應該2500左右。現在這種小樓也不貴,純建安費也就是2000多,全下來5000左右吧。真正值錢的還是土地,鋼筋水泥在哪兒都差不多,弄不好還沒有鶴崗的成本高呢,畢竟那裡天冷牆厚。

而且我覺得這人了解這些都沒意義,就算當年什麼錢都不花又能怎樣?人家業主現在就賣4萬多,這就看自己認不認買不買吧,說其他的都是白扯。還是這句話,商品價格是供需關系決定的,跟成本沒有直接關系。

比如我們當年拿地吧,也在北五環外,整體土地成本在3000塊錢。最開始算計的是一期賣6000不賠錢,二期賣6500就有賺頭兒,三期争取奔7000走。但實際上趕上了好時候,一期就7000多了,到三期的時候1.5萬打不住。但成本變了嗎?幾乎沒變,也就是增加了稅費,如果是小開發商,這一個項目就能賺翻了,躺着花三輩子都花不了。

但這低成本跟買房人有關嗎?什麼關系都沒有,成本再低也不給你讓利。而且也不怕你知道成本低,還故意透露出來呢,目的就是刺激你感覺到房價漲得快,反倒更容易賣出去。

當年這些不買房的都似乎挺精明,也真的都是會算賬的聰明人,不會算賬的都稀裡糊塗買房了。但從今天的角度看來他們都錯了,錯就錯在算錯了賬,光盯着算開發商的成本了,而沒算清楚自己的機會成本。也就是當時如果不買房,手裡這筆錢還能得到同樣的收益嗎?

當然,這樣不能苛責當年的人們,确實沒人能想到房價能漲到這個地步,一切都是意外。當年我在天通苑見過一個賣房的小夥子,正在勸一家拆遷戶買房,那套話在當時聽着挺牽強,今天想來太正确了,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當時那個拆遷戶是想買個兩居室就夠了,一家三口足夠住。但這賣房的小夥子死活勸他們再買一套一居,理由是:你們兒子将來是要結婚的,那就得先預備出婚房來,這樣才好搞對象。而且這套房可以先租出去,相當于兒子将來比别人一個月多賺1000多塊錢,哪怕不上大學都比大學畢業的賺得多。

我當時聽完了覺得真挺扯淡的,這都是什麼歪理邪說啊。但今天想來,如果那個拆遷戶真被忽悠了,這套房就相當于兒子讀了個博士,也他娘的是個人才了。

此一時彼一時啊,有時候想起當年真挺感慨的,所有人都稀裡糊塗的,不懂算計成本的都賺了,算計來算計去的都虧了。

這就是命,什麼轍都沒有。僅供參考。

有房産相關問題,關注“章哥說買房”公衆号,點擊“免費咨詢”私信提問即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