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京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主任醫師
小編說:春季萬物複蘇,生機盎然,是養生保健的絕佳時機。提到養生保健,史上最長壽、89歲高齡方壽終正寝的乾隆皇帝的養生秘笈尤其值得借鑒,“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适時進補”是這位“十全老人”養生的四大方面,而飲食養生又是養生保健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就從乾隆皇帝的一則春季早膳說起,借此來跟您聊聊春季養生之道。
炒雞、炖酸菜熱鍋、鹿筋折(拆)鴨子熱鍋、羊西爾占、蘋果軟燴、燒狍肉、醋烹豆芽菜、肉絲炒韭菜、象棋眼小馍首、火爆豆腐包子、甑爾糕、粳米幹膳、豆腐八仙湯、銀碟小菜、銀葵花盒小菜……
宮廷中的禦膳,常應時而變。此為乾隆二月二十三日的早膳,正值春季,按照 百歲醫家孫思邈提到的春季食養原則之一“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應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甜味的食品,以養護脾胃。
上面所列的乾隆帝早膳中選用了少許酸味的炖酸菜熱鍋,即所謂“省酸”(編者注:省即少之意),避免肝氣過旺,又選擇了蘋果軟燴、醋烹豆芽菜、豆腐八仙湯、火爆豆腐包子等多種清淡菜肴,避免加重脾胃負擔。
同時,這則禦膳中既有偏于溫性的鹿肉,又有偏于寒性的鴨肉,寒溫并用;點心亦粗細搭配;縱觀這則早膳兼有谷、果、肉、菜,膳食十分豐富。
乾隆皇帝據說很喜歡吃鹿肉、熊掌等野味,還喜歡食用鴨子,可謂寒溫并用。在吃肉的同時更講究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如他喜歡吃各種豆類食物和蔬菜,尤其是豆腐和豆芽菜,早晚就食用一些熱湯面、粥類等,平時也經常喜歡吃雜糧糕點,粗細搭配。
據清宮《膳食檔》記錄,乾隆皇帝對豆制食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幾乎每日的膳桌上都有,而且多日都不得重樣,他常吃的豆類菜品有很多,比如豆片湯、炒豆芽菜、紅白豆腐、廂子豆腐、雞湯豆腐、鍋塌豆腐、什錦豆腐……
根據《黃帝内經》的養生原則,借鑒乾隆皇帝的養生經驗,現代人養生亦應菜、果、畜、谷合而服之。
飲
春季回溫後,與冬季相比氣候較為幹燥,可适當增加飲水量以防止鼻咽、口唇幹燥掉皮等津傷情況,而飲茶更是不錯的選擇。
春天适合飲用香氣芬芳的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有助于散發積聚在人體内的寒邪,促進陽氣的升發,飲用後令人神清氣爽,可緩解“春困”現象。
泡茶時可選用透明玻璃蓋杯,取花茶3~5克放入杯中,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2~3分鐘後即可品飲。
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後就酷愛飲用花茶,她常命人将剛剛采摘的鮮花摻入幹茶裡再泡入茶盅,飲用起來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泡茶用的水則是當天清晨特地從西郊玉泉山運來的泉水,玉泉水潔淨甘甜,沖泡出來的茶更加清香。
另可選用香附6克,麥冬、白芍、當歸身各9克,洗淨放入杯中,沸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該茶飲方養血益陰、和肝理氣,可防治頭暈目眩、口幹目澀、心悸脅痛等症狀,對婦女血虛肝郁及月經不調、痛經當亦有效。
食
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過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助升肝火。平時可選擇一些有芬芳氣味的、綠色的蔬菜以疏肝柔肝,如芹菜、香菜、菠菜、小白菜、春筍、西藍花等;也 可食用一些菌類如木耳、蘑菇以及各類豆制品等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以提高免疫力;菠蘿、草莓、蘋果等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新陳代謝;大棗,甘甜入脾,能補益脾氣,符合“增甘”的養生原則,春季可适當食用。
為防止飲食不當而助升肝火,春季應少食羊肉、鹿肉等過于溫燥之品,盡量不食用肥肉,可選擇一些低脂肉,如牛裡脊肉、豬裡脊肉、雞胸脯肉、鴨肉、兔肉等。自古便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牛肉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情志
春季養生還應注意調暢情志。肝喜調達而惡抑郁,郁怒傷肝、肝氣郁結或肝火過旺等會使人産生頭暈、頭漲、失眠、煩悶或脾胃不适等症狀,因此春季養生應使身心舒暢。
調暢情志最主要的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人卧則血歸于肝”。根據十二經絡運行時間,淩晨1~3點血液流經于肝,此時肝經當令,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複功能會受到影響。同時,晚上不應從事過多腦力工作,盡量在23點之前睡覺,如此方可保證較好的睡眠質量。遇到生活應激事件時,需學會自我調節或向他人傾訴以糾正不良心境。
運動
運動也是調暢情志、健身養生的重要方式。春暖花開之時,于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适度運動,可以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有助于升發陽氣。
清朝康熙皇帝曾将騎射定為祖宗家法,教誨皇家子弟要“習騎射,勿持貴縱恣”,不可因為自己是皇家子弟就驕縱懶惰,都要學習騎馬射箭,所以在他的熏陶下,乾隆皇帝自幼喜歡騎射,箭術、馬術均精,曾在避暑山莊幾次皇家射箭比賽中大顯身手。有史料記載他曾在王公大臣面前展示箭法,竟能九射九中,直到他80歲高齡時還能去圍場狩獵。
在春季可以每天抽出時間做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登山等,放松身心、增強抵抗力。當然,運動不能過于劇烈或時間過長,每日可根據自身情況運動1~2小時。
太過劇烈的體育鍛煉不但有可能損傷肌肉、韌帶、關節等,也有可能導緻心肌缺血的發生,尤其是長期不進行鍛煉、突然進行劇烈運動的人。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适當的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但鍛煉時間太久、強度過大反而有可能增加心髒負荷。
此外,早春日出的時間較晚,早晨空氣中氧氣不足,故不适合晨練。運動時間可選擇在14~19點之間。有研究表明14點之後人體機能開始上升,17~19點達到最佳,顯然鍛煉選擇在此時較為适宜。
最後,提醒大家,春季養生時應注意保暖。春季氣溫冷暖變化頻繁,早晚溫差較大,人體血管随着驟冷驟暖的氣溫而收縮和舒張,易造成血壓不穩定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如果衣着過于單薄,不但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亦會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而産生呼吸系統的疾病。另外,對于有心血管疾病傾向或者已經明确診斷為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抓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及時就醫,避免心腦事件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